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通史歷史科學概論

歷史科學概論

歷史科學概論

定 價:¥20.00

作 者: 葛懋春主編
出版社: 山東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史學理論

ISBN: 9787532800605 出版時間: 1985-02-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0cm 頁數(shù): 47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片斷:人也是由分化產生的。不僅從個體方面來說是如此——從一個單獨的卵細胞分化為自然界所產生的最復雜的有機體,而且從歷史方面來說也是如此。經過多少萬年之久的努力,手和腳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后確定下來了,于是人就和猿區(qū)別開來,于是音節(jié)分明的語言的發(fā)展和頭腦的巨大發(fā)展的基礎就奠定了,這就使得人和猿之間的鴻溝從此成為不可逾越的了。手的專門化意味著工具的出現(xiàn),而工具意味著人所特有的活動,意味著人對自然界進行改造的反作用,意味著生產。狹義的動物也有工具,然而這只是它們軀體的四肢,螞蟻、蜜蜂、海貍就是這樣;動物也進行生產,但是它們的生產對周圍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給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記,因為他們不僅變更了植物和動物的位置,而且也改變了他們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氣候,他們甚至還改變了植物和動物本身,使他們活動的結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①由此可知,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賴以產生、賴以發(fā)展的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比起講“人是萬物之靈”,更深刻的是富蘭克林的名言:“人是制造工具的動物”。正是在生產勞動的基礎上,人類社會才獲得如此巨大的進步,才能夠從過著“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鉆燧取火,以化腥臊”的艱難生活的原始人群,進入到學會利用各種巨大能源,掌握各種先進科學手段,使自然界越來越多地置于人類控制之下的現(xiàn)代社會。正是為著有效地從事生產勞動,不斷地推動生產發(fā)展,并謀求以新的生產方式代替舊的生產方式,從而更好地解決人類吃、喝、住、穿所需要的生活資料,人類才以偉大的奮斗精神,演出過一幕幕驚天動地、波瀾壯闊的歷史場面,才以汗水和血水為代價,創(chuàng)造出自然界永遠無法比擬的生動、豐富、輝煌的歷史內容。離開了生產勞動,就沒有人類社會;離開了生產勞動矛盾運動的規(guī)律,就無法科學認識人類社會形態(tài)依次演進的歷史。所以斯大林說:“社會發(fā)展史首先是生產的發(fā)展史,是許多世紀以來依次更迭的生產方式的發(fā)展史,是生產力和人們生產關系的發(fā)展史。”①以生產活動為基本特征的人類社會歷史,具有無比豐富、無比復雜的層次性,人們在各種層次的社會關系中從事著各個方面的活動,從而構成了一個龐大的、五光十色的、有機聯(lián)系著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的運動過程,也就是人類社會歷史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在階級社會中,以剝削和被剝削經濟關系為基礎展開的各種形式的階級斗爭最為顯著、最為深刻,影響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推動著社會歷史前進。歷史,是人類社會的歷史,它是由人們的有聲有色的活動構成的,又是在各色各樣的社會關系中實現(xiàn)的。橫看,它由人們經濟的、政治的、思想的等等關系所構成,有無限豐富的內容,豎看,它波浪起伏,前呼后擁,永不停頓地向前。

作者簡介

暫缺《歷史科學概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緒 論
   第一章 歷史和歷史科學
    第一節(jié) 歷史 歷史學 歷史科學
    第二節(jié) 歷史科學在認識上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jié) 歷史科學的作用
    第四節(jié) 歷史科學的革命性與科學性
    第五節(jié) 歷史科學工作者的基本素養(yǎng)
   第二章 唯物史觀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
    第一節(jié) 唯心史觀的主要缺點及其根源
    第二節(jié) 唯物史觀的創(chuàng)立
    第三節(jié) 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唯物史觀
   第三章 科學分析社會基本矛盾
    第一節(jié) 物質生產活動是一切歷史活動的基礎
    第二節(jié) 辯證分析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
    第三節(jié) 從歷史上的社會存在解釋歷史上的社會意識
   第四章 正確運用階級分析方法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的新貢獻
    第二節(jié) 階級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辯證考察人類歷史的運動過程
    第一節(jié) 掌握歷史發(fā)展的辯證法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是唯物辯證法的具體運用
   第六章 民族和民族關系問題
    第一節(jié) 民族的產生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第二節(jié) 民族問題和階級問題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第三節(jié)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
   第七章 關于歷史人物的評價
    第一節(jié) 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第二節(jié) 樹立評價歷史人物的正確標準
    第三節(jié) 全面地評價歷史人物
   第八章 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
    第一節(jié) 無產階級是一切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當然繼承者
    第二節(jié) 批判 繼承 創(chuàng)新
    第三節(jié) 范例和方法
   第九章 史論結合
    第一節(jié) 詳盡地占有資料,從事實中引出結論
    第二節(jié) 歷史研究的指南是馬克思主義理論
    第三節(jié) 理論和史料的統(tǒng)一
   第十章 中國歷史文獻資料的搜集和整理
    第一節(jié) 史料的搜集
    第二節(jié) 史料的鑒別與???br />    第十一章 考古學和歷史研究
    第一節(jié) 考古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第二節(jié) 中國考古學的發(fā)展和成就
   第十二章 中國史學史概述
    第一節(jié) 先秦史學
    第二節(jié) 秦漢史學
    第三節(jié) 魏晉南北朝史學
    第四節(jié) 隋唐史學
    第五節(jié) 五代兩宋史學
    第六節(jié) 元明史學
    第七節(jié) 清代史學
    第八節(jié) 近代史學
   第十三章 歐美史學史概述
    第一節(jié) 古代希臘的史學
    第二節(jié) 古代羅馬的史學
    第三節(jié) 五至十三世紀歐洲的史學
    第四節(jié) 文藝復興時期西歐的史學
    第五節(jié) 十七世紀中期至十八世紀末歐洲的史學
    第六節(jié)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中期歐洲各國和美國的史學
    第七節(jié) 十九世紀后期至二十世紀初歐洲各國和美國的史學
   第十四章 當代國外幾種史學方法述評
    第一節(jié) 歷史比較研究法
    第二節(jié) 歷史數(shù)量研究法
    第三節(jié) 歷史系統(tǒng)研究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