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書法/篆刻藝術鉤沉

藝術鉤沉

藝術鉤沉

定 價:¥20.00

作 者: 趙承楷著
出版社: 中國青年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書法論叢
標 簽: 書法

ISBN: 9787500628330 出版時間: 199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1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當人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時候,才能領略到天山、昆侖山、喜馬拉雅山的風光,才能看到長江、黃河、黑龍江之長,才能體味到京廣、京九鐵路貫通南北之雄偉氣魄,或許還會看到更遠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然而,地上的樹林、花草、車輛、人物卻是微小的、模糊的、看不大清楚的,不能分辨植物的顏色、人物的性別,更不能知道其聲音、笑貌、品格。作者沒能站在珠穆朗瑪峰上,但試圖這樣做。這本書就是試圖以最高的境界領略一下祖國自古迄今的藝術長流,在這長流里找出書法藝術的方位、坐標。作者只是大概地領略了作者國石器、陶器、青銅器,以及后來的儒、道、佛文化,也從這些大文化中看到了它們所滋養(yǎng)的祖國文學、繪畫、建筑、雕塑、書法等藝術,它們之間又是如何聯(lián)系、如何區(qū)別的。對于這些文化作者莫能像醫(yī)生看病人那樣,對病癥分析得清清楚楚,然而有個概略的說法,各藝術之間的關聯(lián)也是有個眉目的。如果這是從緯線上看的話,那么經(jīng)線上看各文化、藝術,如青銅器、儒、佛、文學、繪畫、書法,大體又有它們各自發(fā)展的過程,這便是作者要探求的問題。對于書法,最初作者只是喜歡寫字,并不懂什么法、什么藝術。后來拜謁了一些有學問的老先生,如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張頷先生、文學家姚奠中先生、博物家吳連城先生、書法家田際康先生等等。從他們的言談與行為風范中,作者才知道作人的重要。于是作者把他們看作是作者的老師有的原本就是作者的老師),把書法與作人聯(lián)系起來,像傅山說的“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后來作者又認識到:要了解書法,必須去了解繪畫、篆刻、文學、哲學、美學、考古,甚至戲曲、舞蹈、音樂等等,才能深刻地了解書法的道理,而且對前者了解得越深,對后者了解得也越深。作者雖然也看了幾本書,但是并未能成為哲學家、美學家。這本書就是作者粗粗的理解之后,作者便急于求成地想告訴大家作者的想法。

作者簡介

暫缺《藝術鉤沉》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原始社會藝術與書法的關系
    第一節(jié) 人類起源
    第二節(jié) 石器與書法
    第三節(jié) 陶器與書法
    一 概說
    二 陶器彩繪與書法
    三 陶器造型與書法
    四 圖騰崇拜的精神延伸
    第四節(jié) 文字
   第二章 夏商社會和甲骨文
    第一節(jié) 夏商社會
    一 夏前社會
    二 夏商奴隸制社會
    第二節(jié) 崇鬼神、重威嚴的意識
    第三節(jié) 甲骨文
    一 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
    二 甲骨文所反映的社會
    三 甲骨文的藝術
   第三章 西周青銅禮器與金文
    第一節(jié) 西周社會與禮制
    第二節(jié) 青銅器
    第三節(jié) 金文的藝術
    一 西周初期天亡簋(武)大盂鼎(康)
    二 西周中期靜簋(穆)墻盤(恭)
    三 西周晚期散氏盤(厲)毛公鼎(宣)頱季子白盤(宣)
   第四章 春秋戰(zhàn)國時五彩斑斕的藝術
    第一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時的文化
    第二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時的藝術
    第三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時的書法
    一 青銅器銘文書法秦公簋曾侯乙編鐘銘中山王鼎銘楚王盦盂鼎
    二 石鼓文(秦)
    三 盟書
    四 帛書
    五 木牘 竹簡
    六 秦篆(附)
    七 余論
   第五章 各種文化影響下的兩漢藝術
    第一節(jié) 大融合的文化
    第二節(jié) 表現(xiàn)氣勢與古拙的藝術
    一 《淮南子》
    二 漢賦
    三 漢樂府
    四 漢畫像石
    五 漢代雕塑
    第三節(jié) 漢隸
    一 漢隸來源
    二 隸書分期
    三 漢隸特色
    四 漢代書論
    五 余論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文化
    第一節(jié) 魏晉南北朝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一 群雄割據(jù),三足鼎立
    二 八王之亂,西晉滅亡
    三 晉朝崩潰,南北對峙
    四 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第二節(jié) 儒、道、佛的大融合
    一 玄學興起
    二 佛教興盛
    三 玄學對美學、藝術的影響
    四 佛教對美學、藝術的影響
    第三節(jié) 魏晉南北朝文化
   第七章 魏晉南北朝的藝術
    第一節(jié) 魏晉南北朝的文學
    一 曹魏時期
    二 晉·陶淵明
    三 南朝
    四 北朝
    五 文論
    第二節(jié) 魏晉南北朝的繪畫藝術
    一 人物畫
    二 山水畫
    三 壁畫
    四 顧愷之
    五 謝赫
    第三節(jié) 魏晉南北朝的雕塑藝術
    一 圓雕
    二 石窟藝術
    三 余論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書法
    第一節(jié) 魏晉時期的書法
    一 鐘繇
    二 衛(wèi)氏
    第二節(jié) 南朝書法
    一 王羲之
    二 王獻之
    三 書論
    第三節(jié) 北朝書法
    一 造像題記
    二 摩崖刻石
    三 碑
    四 墓志
    五 余論
   第九章 隋朝·規(guī)范化藝術的起點
    第一節(jié) 隋代文化
    第二節(jié) 隋代藝術
    一 體現(xiàn)中正思想的建筑藝術
    二 向規(guī)范化發(fā)展的山水畫藝術
    三 趨向生活化的雕塑藝術
    第三節(jié) 隋代書法
    一 造像記
    二 塔銘、碑
    三 寫經(jīng)
    四 墓志
    五 書法家 智永
    六 余論
   第十章 氣魄雄偉與規(guī)格化雙重性的唐代藝術
    第一節(jié) 唐文化繁榮的社會背景
    一 王權與策略
    二 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影響
    三 儒家思想為主流的佛、道、儒三者的融合
    第二節(jié) 規(guī)格下的雄偉博大的藝術
    一 氣魄雄偉和規(guī)格化藝術的詩
    二 表現(xiàn)“豐肥”的畫
    第三節(jié) 束縛與反束縛的書法藝術
    一 盛唐前期的書法特點——反束縛的書法張旭、懷素為代表
    二 盛唐后期的書法特點——受一定束縛的書法顏真卿為代表
    第四節(jié) 頂禮膜拜下的儒家書法
    一 唐初——王派影響下的書法
    二 盛唐——以“豐肥”為特色的書法
    三 晚唐——以“瘦硬”為美的書法
    四 唐代書論
    五 附:楊凝式
    六 余論
   第十一章 生活與情感相結合的宋代藝術
    第一節(jié) 藝術的新動向
    一 政教與藝術開始分裂
    二 “詞”是情感藝術的表現(xiàn)
    第二節(jié) 情感濃郁的宋代藝術
    一 感情深沉的宋詞
    二 感情豐富的宋塑
    三 幽遠簡淡的宋畫
    四 細潔凈潤的宋瓷
    第三節(jié) 多種感情的宋代書法
    一 文學家兼書法家的蘇軾
    二 詩人兼書法家的黃庭堅
    三 畫家兼書法家的米芾
    四 政治家兼書法家的蔡襄
    五 宋代書法文獻與書法理論
    六 余論
   第十二章 俚俗元曲逸情山水畫平庸書法
    第一節(jié) 俚俗的元曲藝術
    第二節(jié) 逸情的山水畫
    第三節(jié) 平庸的元代書法
    一 趙孟頫(1254—1322)
    二 鮮于樞(1257—1302)
    三 其他書法家
    四 元代書法理論
   第十三章 明代市民文化與個性書法
    第一節(jié) 明代社會與思想
    一 文化政策
    二 市民階層的發(fā)展與資本主義萌芽的產(chǎn)生
    第二節(jié) 以城市為中心的藝術
    一 市民意識的小說
    二 五光十色的工藝品
    三 抒情的山水畫
    四 綜合性藝術的完善與加強
    第三節(jié) 抒發(fā)性靈的明代書法
    一 明代初期
    二 明代中期文征明唐寅祝允明
    三 明代晚期徐渭 董其昌 邢侗 張瑞圖黃道周 倪元璐
   第十四章 清代新的美學觀
    第一節(jié) 復古與反復古
    第二節(jié) 清代文化
    一 文史考據(jù)學
    二 文獻
    三 文學
    第三節(jié) 新的美學觀
    一 八大山人
    二 石濤
    三 鄭板橋
    四 龔自珍
    五 劉熙載
    六 康有為
    第四節(jié) 清代碑學的興起
    一 碑學興起
    二 碑派書法
    三 書法理論
    四 余論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