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知識分子的辭源進行考證,筆者力不能逮,但僅從個人閱讀經驗上推斷,這一概念的出現(xiàn)當在五四之后,甚至更晚的二三十年代——魯迅先生發(fā)表于一九二七年的《關于知識階級》一文,僅見“知識階級”稱謂,大體可見“知識分子”提法在當時尚未流行。知識分子是一個引入的概念,是門開放的結果,不同于傳統(tǒng)的“士”,但又同“士”有著千絲萬縷的親緣關系。這就決定著中國知識分子身上所獨具的與他國知識分子所不同的特質,也注定了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精神困惑和坎坷命運。這顯然不是一部學術專著,而只是一本論文集。大家各說各話,彼此間不可能有完整的邏輯體系,為閱讀方便,只按論及議題大致分輯,矛盾與交鋒是免不了的。惟有提供多元視角,這部書才有意義。一切僅僅是探索,所有的問題都沒能最終解答。也許,僅在道德——學術的二維空間內逡巡,我們永遠也超越不了傳統(tǒng)的認知模式,好在一個多維的認知時代已經到來,未來也將為知識提供無數(shù)的可能。今日所有的這些探索,都將如路標,兀立于歷史的地圖上?;蛟S終有一天,我們驀然回首,發(fā)現(xiàn)終極真理,早已隱藏在昨日的足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