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篇 機房設計、管理、安全、維護
第1章 機房設計與安裝
1.1概述
1.2機房的環(huán)境條件
1.3機房的建筑坐標及周圍環(huán)境
1.3.1機房的建筑坐標
1.3.2機房對周圍環(huán)境的要求
1.4機房的平面布置
1.4.1計算中心房間的組成
1.4.2機房的面積計算
1.5機房的土建工程
1.5.1地面
1.5.2墻體構造及隔斷墻
1.5.3機房的屋頂
1.5.4機房的吊頂
1.5.5機房的高度及門窗結構
1.5.6機房的照明、通信設施及預留孔道
1.5.7火災報警控制器
1.6電源與地線
1.6.1機房內的電源
1.6.2接地系統(tǒng)與計算機專用地線
1.7空調
1.7.1機房空調的特點和任務
1.7.2機房的熱負荷計算
1.7.3空調房間的氣流組織
1.7.4機房空調機的送回風方式
第2章 機房辦公設備
2.1復印機
2.1.1靜電復印機的原理和分類
2.1.2靜電復印機的組成與使用
2.1.3復印機的維護
2.2電話機
2.2.1電話機通信網及電話總機
2.2.2電話機的類型及功能
2.2.3電話機的使用與維護
2.3傳真機
2.3.1傳真機的原理和分類
2.3.2傳真機G3的基本結構與使用
2.3.3傳真機的維護
2.4投影儀
2.4.1投影儀的原理
2.4.2投影儀的使用及維護
2.4.3投影儀用膠片的制作
第3章 計算機系統(tǒng)安全管理
3.1計算機系統(tǒng)安全分級管理
3.2計算機系統(tǒng)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3.3國內外計算機系統(tǒng)的管理概況
3.3.1國際計算機系統(tǒng)安全管理簡介
3.3.2我國幾個管理法規(guī)介紹
3.4信息處理組織與崗位規(guī)范
3.4.1信息處理組織
3.4.2技術性崗位設置
3.5人事管理
3.6系統(tǒng)開發(fā)管理
3.6.1項目管理
3.6.2主任程序員小組
3.6.3結構化預查工作
3.6.4開發(fā)支援數據資料庫
3.6.5系統(tǒng)開發(fā)生命周期
3.6.6項目文件管理
3.7輸入控制管理
3.7.1職責分離
3.7.2文件控制
3.7.3總數控制
3.7.4操作控制
3.7.5建立文件規(guī)程
3.8聯機處理管理
3.9軟件安全管理
3.9.1防治計算機病毒管理
3.9.2軟件版權保護管理
3.9.3軟件備份
3.10輸出管理
3.10.1質量控制組
3.10.2輸出的傳遞
3.10.3輸出檢查
3.10.4用戶檢查
3.11機房安全控制管理
3.11.1出入管理
3.11.2計算機系統(tǒng)的運行管理
3.11.3數據和程序的保管管理
3.11.4電源設備、空調設備、防災設備和防范設備的管理
3.11.5監(jiān)視
3.12計算機安全機構的職能
第4章 計算機操作人員的勞動保健常識
4.1計算機操作人員的自我保健
4.2問題的提出
4.3計算機操作使用人員健康可能受到的傷害
4.3.1計算機操作使用人員的被動傷害
4.3.2計算機操作使用人員可能遭受的主動傷害
4.4VDT設備
4.4.1VDT要求
4.4.2鍵盤
4.5勞動保健措施
4.5.1工作環(huán)境
4.5.2管理作業(yè)
4.5.3健康管理
4.5.4勞動保健教育
第5章 計算機維修要訣
5.1維修的步驟、原則和過程
5.1.1維修的基本步驟
5.1.2維修原則
5.1.3維修過程
5.2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流程
5.2.1故障原因分析
5.2.2排除故障的流程
5.3故障的判斷方法
5.3.1常用方法
5.3.2特殊方法
第6章 硬件配置、性能測試、故障分析
6.1硬件配置
6.2性能測試
6.3系統(tǒng)板故障分析
6.3.1概述
6.3.2故障分析
6.3.3系統(tǒng)板維修方法
6.3.4系統(tǒng)板故障及維修舉例
6.4存儲器故障及維修
6.4.1概述
6.4.2存儲器接口
6.4.3存儲器維修步驟
6.4.4隨機存儲器(RAM)故障分析
第7章 驅動器維修
7.1硬盤驅動器的維修
7.1.1硬盤驅動器的故障診斷
7.1.2硬盤驅動器的維修
7.1.3硬盤系統(tǒng)維修后的初始化
7.2軟盤驅動器的維修
7.2.1軟盤驅動器故障診斷
7.2.2軟盤驅動器的維修
7.2.3常用計算機軟硬盤驅動器測試、修復用軟件
7.3光盤驅動器的維修
7.3.1光盤驅動器接口
7.3.2光盤驅動器的維護及修理
7.3.3光盤的使用和保養(yǎng)
7.3.4光盤驅動器的驅動軟件
第8章 鍵盤及顯示器的維修
8.1鍵盤
8.2顯示器維修
8.2.1開關電源維修
8.2.2行掃描電路故障
8.2.3幀掃描電路維修
8.2.4通道及視放電路檢修
8.2.5顯像管電路檢修
8.3顯示卡故障及維修
第9章 打印機的維修
9.1針式打印機維修基礎
9.1.1針式打印機的故障類型
9.1.2維修必備
9.1.3故障檢查方法
9.2針式打印頭的維修
9.2.1打印頭的組成
9.2.2打印頭的維護保養(yǎng)
9.2.3斷針或短針的調換
9.2.4打印頭線纜、線圈的維修
9.3針式打印機常見故障的排除
9.4激光打印機的維修
9.4.1激光打印機的故障診斷
9.4.2激光打印機的故障提示
9.4.3激光打印的質量問題
9.4.4常見無提示的故障分析處理
9.5噴墨打印機的維修
9.5.1噴墨打印機的維護
9.5.2噴墨頭的維護
9.5.3墨水、墨水盒和墨水管的維護
9.5.4打印紙的維護
9.5.5噴墨打印機的常見故障排除
第10章 UPS及電源維修
10.1UPS結構原理
10.2UPS選擇
10.3電源常見故障分析和判斷方法
10.3.1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10.3.2故障的檢查方法
10.4UPS故障分析及維修實例
第11章 計算機病毒
11.1計算機病毒的起因
11.2計算機病毒的類型
11.2.1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11.2.2計算機病毒的衍生
11.3計算機病毒的特征
11.4加強管理
11.4.1加強教育
11.4.2加強組織管理
11.4.3健全計算機安全的法律和法令
第12章 病毒的預防與解除
12.1病毒的防止方法
12.1.1理論上的病毒預防方法
12.1.2日常維護中的病毒預防方法
12.1.3運用“疫苗”的軟件預防方法
12.1.4DOS環(huán)境下的預防方法
12.1.5利用防病毒卡的預防方法
12.2消除病毒的軟件及使用
12.2.1SCAN
12.2.2Kill
12.2.3CentralpointAnti-Virus
12.2.4TurboAnti-Virus
12.2.5MCAFFSCAN
12.2.6VIRUSCAN(2.0V54)
附錄 計算機病毒特征簡介
第2篇 計算機系統(tǒng)
第13章 大、中型計算機系統(tǒng)
13.1概述
13.1.1計算機發(fā)展的背景
13.1.2大、中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基本特性
13.2大、中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
13.2.1大、中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發(fā)展
13.2.2并行處理體系結構
13.2.3典型大、中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
13.3大、中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運行環(huán)境
13.3.1概述
13.3.2客戶機/服務器計算模式
13.3.3客戶和服務器
13.3.4大型計算機和規(guī)模優(yōu)化
13.4典型大、中型計算機系統(tǒng)系列產品特性
13.4.1IBMES/9000大、中型計算機系列產品特性
13.4.2HP9000/800計算機系統(tǒng)系列產品特性
13.4.3HITACHM-660計算機系統(tǒng)系列產品特性
13.4.4UnisysA11計算機系統(tǒng)系列產品特性
13.4.5AT&T3000計算機系統(tǒng)系列產品特性
13.5計算機系統(tǒng)性能評測技術
13.5.1概述
13.5.2流行的Benchmarks
13.5.3事務處理TPC商用基準測試
13.5.4多處理器用AIMSuiteⅡBenchmark
13.5.5新型的SPECBenchmark
13.5.6功能較全的Khornerstones
13.5.7圖形用PLBBenchmark
13.5.8IBM客戶機/服務器性能評測Benchmark
13.5.9主要Benchmark測試范圍
第14章 小型計算機及工作站
14.1概述
14.1.1小型計算機的發(fā)展與現狀
14.1.2工作站的發(fā)展與現狀
14.2小型計算機和工作站系統(tǒng)結構
14.2.1RISC技術
14.2.2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14.2.3輸入輸出技術
14.2.4并行技術
14.2.5圖形加速器
14.2.6工作站體系結構
14.3系統(tǒng)支撐環(huán)境
14.3.1小型計算機系統(tǒng)支撐環(huán)境
14.3.2網絡環(huán)境
14.3.3客戶機/服務器計算模式
14.4小型計算機與工作站的應用支撐環(huán)境
14.4.1圖形支撐系統(tǒng)
14.4.2機械CAD
14.4.3電子CAD軟件
14.4.4建筑CAD
14.4.5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
14.4.6有限元分析
第15章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
15.1概述
15.2IBM及其兼容機系列
15.2.1IBM386微型計算機
15.2.2IBM486微型計算機
15.2.3Pentium系統(tǒng)
15.2.4PowerPC
15.3Apple系列微機
15.3.1MACINTOSH(大蘋果)微型計算機
15.3.2MACINTOSH計算機結構
15.3.3MACINTOSH的應用與開發(fā)
第16章 工業(yè)控制計算機
16.1概述
16.1.1工控機基本概念與功能
16.1.2工控機組成與分類
16.1.3工控機系統(tǒng)結構及其發(fā)展
16.2STD總線工控機
16.2.1STD總線定義及結構
16.2.2STD總線工控機的特點
16.2.3STD工控機組成與系統(tǒng)結構
16.2.4STD總線工控機的發(fā)展
16.2.5STD總線設計概要
16.3PC總線工控機
16.3.1PC總線定義及結構
16.3.2PC總線工控機的特點
16.3.3PC總線工控機組成與結構
16.3.4PC總線工控機發(fā)展及應用
16.4VME總線工控機
16.4.1VME總線定義及結構
16.4.2VME總線工控機的特點
16.4.3VME總線工控機組成與結構
16.4.4VME總線工控機發(fā)展及應用
16.5PC/104總線嵌入式工控機
16.5.1PC/104總線嵌入式工控機特點
16.5.2PC/104總線嵌入式工控機組成
16.6工控機軟件系統(tǒng)
16.6.1工控機系統(tǒng)軟件
16.6.2工控機應用軟件系統(tǒng)
16.7分散型控制系統(tǒng)(DCS)
16.7.1DCS基本概念
16.7.2工控機網絡系統(tǒng)
16.7.3小型機DOC系統(tǒng)及應用
第17章 單片微機
17.1單片微機原理與結構
17.1.1單片微機概述
17.1.2單片機的CPU結構
17.1.3單片機的存儲器結構
17.1.4單片機的I/O結構
17.1.5單片機軟件
17.2單片微機的種類
17.2.116位單片機
17.2.232位單片機
17.3單片機的開發(fā)與應用
17.3.1單片機的開發(fā)與應用特點
17.3.2單片機的開發(fā)工具
17.3.3單片機的應用
第18章 計算機容錯系統(tǒng)
18.1概述
18.2計算機容錯設計目標
18.2.1計算機可信性度量指標
18.2.2各類容錯系統(tǒng)設計目標
18.3容錯技術及容錯系統(tǒng)性能分析
18.3.1故障、差錯及失效
18.3.2容錯技術
18.3.3容錯系統(tǒng)性能分析
18.4容錯計算機系統(tǒng)實例
18.4.1MotorolaFT系列容錯計算機
18.4.2StratusXA2000系列及XA/R系列容錯計算機
18.4.3TandemIntegrity系列及Nonstop喜瑪拉雅系列容錯計算機
第19計算機仿真系統(tǒng)
19.1計算機仿真概述
19.1.1系統(tǒng)模型和仿真
19.1.2計算機仿真的步驟
19.1.3計算機仿真方法
19.2連續(xù)系統(tǒng)的數字仿真
19.2.1數值積分仿真算法
19.2.2離散模型替換法
19.3連續(xù)系統(tǒng)仿真語言和軟件
19.3.1連續(xù)系統(tǒng)仿真語言和軟件的一般概念
19.3.2面向微分方程的仿真程序包CSSP及仿真實例
19.3.3連續(xù)系統(tǒng)仿真程序CSMP
19.3.4連續(xù)系統(tǒng)仿真語言CSSL
19.4離散事件系統(tǒng)的仿真
19.4.1離散事件系統(tǒng)仿真模型的建立
19.4.2排隊系統(tǒng)的仿真
19.4.3仿真用隨機數的產生
19.5離散事件系統(tǒng)仿真語言
19.5.1通用仿真系統(tǒng)GPSS的模塊結構
19.5.2通用仿真語言GPSS/H的使用
19.5.3離散事件系統(tǒng)仿真實例
第20章 輸入設備
20.1鍵盤輸入
20.2鼠標器(MOUSE)
20.2.1鼠標器介紹
20.2.2鼠標器安裝
20.2.3鼠標器測試
20.2.4鼠標器使用
20.2.5鼠標器的維護
20.3掃描儀
20.4條形碼
20.4.1條形碼技術
20.4.2條形碼閱讀器
20.5IC卡、鐳射卡系統(tǒng)
20.5.1IC卡系統(tǒng)
20.5.2LASERCARD(鐳射光卡)系統(tǒng)
第21章 輸出設備
21.1打印機
21.1.1針式打印機
21.1.2激光打印機
21.1.3噴墨打印機
21.2繪圖儀
21.2.1簡介
21.2.2繪圖儀的主要技術指標
21.2.3繪圖儀的作圖原理
21.2.4繪圖儀的安裝
21.2.5繪圖儀的操作
21.2.6繪圖儀的維護
21.3大屏幕顯示器
第22章 顯示器件
22.1概述
22.2PC微機常用的顯示適配器
22.2.1TVGA8900C顯示適配器
22.2.2TVGA9000顯示適配器
22.2.3AST-VGAPLUS顯示適配器
22.2.4GWCEGA顯示適配器
22.3顯示器中的有關電路
22.3.1開關穩(wěn)壓電源
22.3.2行掃描電路,幀掃描電路
22.3.3通道及視放電路
22.3.4顯像管電路,消磁電路
22.3.5幾種常用的顯示器
22.4其他顯示器件
第23章 存儲器
23.1半導體存儲器
23.1.1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
23.1.2固定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23.1.3隨機存儲器
23.1.4快擦寫式存儲器(FlashMemory)
23.2軟磁盤存儲器
23.2.1軟磁盤系統(tǒng)由軟盤適配器(FDC)、軟磁盤驅動器(fD)、軟盤片三部分組成
23.2.2軟盤片
23.2.3軟磁盤驅動器
23.2.4軟磁盤適配器
23.2.5軟盤操作的程序設計
23.2.6軟盤的格式化與軟盤的數據結構
23.3硬磁盤存儲器
23.3.1概述
23.3.2硬磁盤存驅動器
23.3.3硬磁盤適配器
23.3.4硬磁盤程序設計模式
23.3.5硬磁盤格式化
23.4磁帶存儲器
23.4.1SCSI接口技術
23.4.2磁帶存儲器的結構
23.4.3常用的磁帶機
23.4.4磁帶機的發(fā)展趨勢
23.5光盤
23.5.1光盤存儲器及工作原理
23.5.2光盤文件的存儲方式
23.5.3光盤與多媒體
23.5.4常用光盤介紹
第24章 接口技術
24.1概述
24.1.1I/O接口的一般要求
24.1.2I/O設備的尋址方法
24.1.3I/O數據的傳遞方式
24.1.4I/O總線概述
24.2并行I/O接口
24.2.1Z80PIO
24.2.28255A
24.3串行I/O接口
24.3.1串行通信概念
24.3.2串行通信接口芯片——SIO的組成和編程
24.3.3同步串行外圍接口(SPI)和I2CBUS
24.4定時/計數接口
24.4.1Z80CTC
24.4.28253/8254
24.5中斷接口
24.5.18259A芯片
24.5.28259A的編程使用
24.5.38259A在PC/XT機上的應用
24.6DMA接口
24.6.18237A
24.6.28237的初始化編程
24.7D/A轉換器
24.7.1D/A轉換器的有關參數
24.7.2DAC芯片
24.7.3DAC的清零和輸出電路
24.8A/D轉換器
24.8.1A/D轉換器的有關參數
24.8.2逐次逼近型A/D轉換器
24.8.3ADC 的選擇
24.8.4提高輸入信號A/D轉換精度的方法
24.9實時時鐘I/O接口
24.9.1時鐘接口MSM5832和MSM6242
24.9.2MC146818
24.9.3MC68H68T1
第25章 計算機網絡
25.1開放系統(tǒng)互連參考模型
25.1.1層次模型
25.1.2各層的主要功能
25.1.3ISO與CCITT有關的國際標準
25.2局部區(qū)域網(LAN)
25.2.1CSMA/CD總線網
25.2.2令牌傳遞總線網
25.2.3令牌傳遞環(huán)網
25.2.4時隙環(huán)網(Pierce環(huán)網)
25.3常用微機網絡的安裝與維護
25.3.1Nove11網的安裝
25.3.2Nove11網的維護
25.4高速網絡新技術
25.4.1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
25.4.2分布式隊列雙總線子網DQDB
25.4.3快速以太網(FastEthernet)
25.4.4幀中繼(frameRelay)
25.4.5異步傳輸模式ATM
25.5公用數據網與CHINAPAC
25.5.1X.25等有關標準
25.5.2中國公用數據網CHINAPAC
25.6網絡互連
25.6.1網絡互連設備
25.6.2網絡互連協議
25.7網絡管理
25.7.1一般描述
25.7.2功能管理域
25.8Internet(因特網)
25.8.1Internet的基本功能
25.8.2Internet常用術語
25.8.3Internet基本服務器的建立
25.8.4Internet的使用
25.9Intanet(企業(yè)內部網或稱企業(yè)內聯網)
25.9.1Intarnet的基本結構
25.9.2Intarnet開發(fā)范式
5.9.3Intarnet的關鍵技術、接口、安全性
25.9.4網絡應用編程語言(Java語言)要點
附錄 廣域網、城域網、企業(yè)網
第26章 數據通信及其應用
26.1通信物理接口
26.1.1EIA-RS-232C串行接口
26.1.2EIA-RS-449串行接口
26.1.3IEEE488并行接口
26.2調制解調器
26.2.1功能與分類
26.2.2典型產品舉例
26.3串行通信規(guī)程
26.3.1XMODEM規(guī)程
26.3.2KERMIT規(guī)程
26.3.3二進制同步通信規(guī)程BSC
26.3.4數據鏈路控制規(guī)程HDLC/SDLC
26.4電子函件E-mail
26.4.1CCITT的信報處理系統(tǒng)MHS
26.4.2Internet的RFC822
26.4.3MHS與RFC 822間的轉換
26.4.4E-mail使用
26.5電子數據交換(EDI)
26.5.1EDI的組成
26.5.2主要的EID標準(ANSIX12,EDIFACT)
26.5.3EDI的應用
第3篇 軟 件
第27章 軟件分類與規(guī)范
27.1計算機軟件分類
27.2計算機軟件開發(fā)規(guī)范
27.2.1引言
27.2.2定義
27.2.3軟件生存周期
27.2.4總體要求
27.2.5軟件開發(fā)流程
27.3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fā)文件編制指南
27.3.1引言
27.3.2文件的編制指導
27.3.3各種文件的內容要求
27.4計算機軟件需求說明編制指南
27.4.1引言
27.4.2引用標準
27.4.3定義
27.4.4編寫SRS的背景信息
27.4.5軟件需求
27.4.6SRS大綱
27.5計算機軟件測試文件編制規(guī)范
27.5.1引言
27.5.2引用標準
27.5.3定義
27.5.4概述
27.5.5內容要求
27.6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27.6.1總則
27.6.2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27.6.3計算機軟件的登記管理
27.6.4法律責任
27.6.5附則
27.7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保護條例
27.7.1總則
27.7.2安全保護制度
27.7.3安全監(jiān)督
27.7.4法律責任
27.7.5附則
第28章 程序設計語言
28.1程序設計語言概述
28.1.1程序設計語言的發(fā)展
28.1.2程序設計語言的分類
28.1.3程序設計語言的定義與構成
28.1.4程序設計語言的前景
28.2匯編語言
28.2.1匯編語言概述
28.2.280286的硬件結構
28.2.3MSAM匯編語言的指令系統(tǒng)
28.2.4匯編語言語句
28.2.5匯編語言的程序結構與設計
28.2.6MASM,LINK的提示及開關
28.2.7TurboAssemble語言
28.3BASIC語言
28.3.1BASIC語言概述
28.3.2基本BASIC
28.3.3GWBASIC語言
28.3.4TrueBASIC語言
28.3.5TurboBASIC語言
28.3.6QuickBASIC語言
28.3.7VisualBASIC語言
28.4FORTRAN語言
28.4.1FORTRAN語言概述
28.4.2FORTRAN語言的數據類型
28.4.3FORTRAN語言的表達式
28.4.4FORTRAN語言的語句
28.4.5FORTRAN語言的主程序和輔程序
28.4.6FORTRAN語言的文件操作
28.4.7IBMPC 機MS-FORTRAN的使用
28.5COBOL語言
28.5.1COBOL語言概述
28.5.2COBOL語言的程序結構
28.5.3COBOL語言的過程語句
28.6PASCAL語言
28.6.1PASCAL語言概述
28.6.2PASCAL語言的數據類型
28.6.3PASCAL語言的基本運算、標準函數和表達式
28.6.4PASCAL語言的語句
28.6.5PASCAL語言的過程和函數
28.6.6PASCAL語言的文件操作
28.6.7TurboPASCAL語言的使用
28.7C語言
28.7.1C語言概述
28.7.2標準C語言
28.7.3TurboC語言
28.7.4QuickC語言
28.7.5MicrosoftC語言
28.7.6C十十語言
28.7.7VisualC十十語言
28.7.8 BorlandC十十語言
28.8LISP語言
28.8.1LISP語言概述
28.8.2LISP語言的S-表達式
28.8.3LISP語言的基本函數
28.8.4LISP語言的條件函數和
定義函數
28.8.5LISP語言的遞歸與迭代
28.8.6LISP語言的輸入與輸出
28.8.7LISP語言的函數類型
28.8.8宏LISP語言上機操作
28.9Ada語言
28.9.1Ada語言概述
28.9.2Ada語言的數據類型
28.9.3Ada語言的運算符和表達式
28.9.4Ada語言的語句
28.9.5Ada語言的子程序
28.9.6Ada語言的程序包
28.9.7Ada語言的異常處理
28.9.8Ada語言的任務
28.9.9JANUS/Ada語言上機操作
28.10Smalltalk語言
28.10.1Smalltalk語言概述
28.10.2Smalltalk語言的對象和消息
28.10.3Smalltalk語言的控制結構
28.10.4Smalltalk語言的類和方法
28.10.5Smalltalk語言的繼承性和多態(tài)性
28.10.6Smalltalk語言的流和收集
28.10.7Smal1talk語言的主要詞匯說明
28.11網絡程序語言Java
28.11.1什么是Java語言
28.11.2Java語言的特點
28.11.3Java集成化開發(fā)環(huán)境
28.11.4Java的承諾
28.11.5Java的企業(yè)平臺
第29章 操作系統(tǒng)
29.1操作系統(tǒng)概述
29.1.1操作系統(tǒng)的產生和發(fā)展
29.1.2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
29.1.3操作系統(tǒng)分類
29.2MS-DOS操作系統(tǒng)
29.2.1安裝MS-DOS
29.2.2基礎知識及基本操作
29.2.3系統(tǒng)配置
29.2.4實用程序的使用
29.3OS/2WARP
29.3.1概述
29.3.2系統(tǒng)安裝
29.3.3桌面概述
29.3.4建立個人化系統(tǒng)
29.3.5自動運行程序
29.3.6使用磁盤驅動器
29.4UNIX操作系統(tǒng)
29.4.1概述
29.4.2UNIX使用入門
29.4.3UNIX文件系統(tǒng)及其使用
29.4.4UNIX命令控制語言——SHELL
29.4.5易用用戶接口GUI
29.5VAX/VMS操作系統(tǒng)
29.5.1系統(tǒng)概述
29.5.2系統(tǒng)使用概述
29.5.3DCL命令語言
29.5.4軟件工具
29.5.5系統(tǒng)管理
29.6MVS操作系統(tǒng)
29.6.1MVS操作系統(tǒng)概述
29.6.2MVS使用基礎
29.6.3MVS管理基礎
29.7MS-Windows
29.7.1概述
29.7.2Windows的使用
29.7.3Windows軟件開發(fā)工具(SDK)
29.7.4Windows程序設計
29.7.5Windows95操作系統(tǒng)概述
29.8網絡操作系統(tǒng)
29.8.1NetWare網絡操作系統(tǒng)
29.8.2VINES企業(yè)網操作系統(tǒng)
29.8.3LANManager
29.8.4WindowsNT操作系統(tǒng)概述
第30章 數據庫系統(tǒng)
30.1綜述
30.1.1數據庫發(fā)展簡史
30.1.2數據庫的標準
30.1.3三種傳統(tǒng)的數據庫
30.1.4數據庫的新發(fā)展
30.2dBASEN
30.2.1概述
30.2.2dBASEⅣ命令和函數
30.2.3SQL語言
30.2.4實用工具軟件
30.3FoxBase十
30.3.1概述
30.3.2多用戶命令和函數
30.3.3FoxBASE十工具軟件
30.4Paradox
30.4.1Paradox簡介
30.4.2數據庫的操作
30.4.3腳本
30.4.4工具
30.5DBMS/VAX
30.5.1引論
30.5.2VAXDBMS數據庫的實現
30.5.3VAXDBMS應用程序設計
30.6FoxPro2.5
30.6.1FoxPro語言簡介
30.6.2FoxPro命令與函數的分類
30.6.3FoxPro的命令(317個)
30.6.4FoxPro的函數(235個)
30.6.5FoxPro的系統(tǒng)內存變量(50個)
30.6.6FoxPro的安裝
30.7Access1.0
30.7.1概述
30.7.2數據庫
30.7.3表
30.7.4查詢
30.7.5表單
30.7.6報表
30.7.7宏
30.7.8安裝Access
30.8INFORMIX
30.8.1引論
30.8.2INFORMIX軟件包及其組成
30.8.3數據控制
30.8.4訪問方法
30.8.51nFORMIX常用工具
30.9ORACLE
30.9.1ORACLE概述
30.9.2ORACLE關系數據庫的特點
30.9.3總體結構
30.9.4ORACLE安全性
30.9.5ORACLE數據庫的恢復技術與完整性
30.9.6ORACLE并發(fā)控制與封鎖技術
30.9.7ORACLE工具、服務器
30.10Sybase
30.10.1Sybase簡介
30.10.2Sybase軟件產品組
30.10.3Sybase客戶機/服務器接口
30.10.4Sybase應用在IBM主機環(huán)境上的實例
30.11UNIFY
30.11.1UNIFY簡介
30.11.2數據控制
30.11.3UNIFY常用工具
30.121MS
30.12.1概況
30.12.2IMS結構
30.12.3IMS的DBD與PSB
30.12.4IMS的DL/I
30.13INGRES數據庫系統(tǒng)
30.13.1INGRES簡介
30.13.2數據控制
30.13.3INGRES常用工具
30.14SystemR
30.14.1概述
30.14.2結構查詢語言(SQL)
30.14.3SystemR體系結構
30.14.4SQL/DS
30.15DB2
30.15.1DB2簡介
30.15.2數據操縱
30.15.3目錄、視圖、安全性和授權
30.15.4應用程序設計
第31章 實用程序及工具軟件
31.1AutoCAD繪圖軟件
31.1.1概述
31.1.2運行環(huán)境和外設配置
31.1.3AutoCAD的主要功能
31.2電子表格軟件
31.2.1MULTIPLAN
31.2.2Lotus1-2-3
31.2.3中文Excel5.0
31.3文字處理軟件
31.3.1PEⅡ
31.3.2WordStar
31.3.3WordPerfect6.0
31.3.4中文MSWord
31.4PCTools
31.4.1概述
31.4.2PCTolls的運行
31.4.3PCTools的主要功能
31.5Norton
31.5.1概述
31.5.2安裝與運行
31.5.3數據恢復Recovery
31.5.4提高磁盤速度Speed
31.5.5安全性維護Security
31.5.6常用工具Too1s
31.6文件壓縮存檔工具軟件
31.6.1LH系列文件壓縮軟件
31.6.2ARJ2.41文件壓縮軟件
31.6.3PK系列文件壓縮軟件
31.7軟盤復制工具
31.7.1COPYQM
31.7.2COPYWRITE
31.7.3SC
31.7.4DUPLICATORTOOLKIT
31.7.5HD一COPY
31.8典型的CASE工具產品
31.8.1SILVERRUN
31.8.2LOV
31.8.3LOGISCOPE
31.9Delphi開發(fā)環(huán)境
31.9.1Delphi概述
31.9.2Delphi基礎
31.9.3一個簡單的應用實例——產品介紹
第32章 軟件及信息加密與解密技術
32.1概述
32.2磁盤加密與解密技術
32.2.1磁盤加密技術
32.2.2加密軟件防破譯—反跟蹤技術
32.2.3軟件解密技術
32.3文件加密和解密
32.3.1傳統(tǒng)加密體制
32.3.2數據加密標準和分組密碼
32.3.3目錄加密與硬盤保護
32.4網絡加密與解密技術
32.4.1網絡加密的實施方案和密鑰管理
32.4.2身份識別
32.4.3公開密鑰算法和數字簽名
32.4.4報文確認
第33章 漢字處理軟件
33.1概述
33.2CCDOS4.0漢字系統(tǒng)
33.2.1CCDOS的系統(tǒng)原理和主要特點
33.2.2CCCOS4.0的安裝
33.2.3CCDOS.0的使用
33.3213漢字系統(tǒng)
33.3.1213漢字系統(tǒng)的特點
33.3.2213H系統(tǒng)的安裝
33.3.3213H漢字系統(tǒng)的使用
33.4UCDOS3.0漢字系統(tǒng)
33.4.1UCDOS3.0漢字系統(tǒng)的特點
33.4.2UCDOS3.0的系統(tǒng)安裝
33.4.3UCDOS3.0的使用
33.5倚天中文系統(tǒng)
33.5.1倚天中文系統(tǒng)的特點
33.5.2倚天中文系統(tǒng)的安裝
33.5.3倚天中文系統(tǒng)的使用
33.6天匯漢字系統(tǒng)
33.6.1天匯漢字系統(tǒng)的特點
33.6.2天匯漢字系統(tǒng)的安裝
33.6.3天匯漢字系統(tǒng)的啟動與退出
33.6.4天匯漢字系統(tǒng)的使用
33.7中文之星漢字系統(tǒng)
33.7.1中文之星的特點
33.7.2系統(tǒng)安裝
33.7.3中文之星的使用
33.8巨人M-6405桌面印刷系統(tǒng)
33.8.1M-6405的系統(tǒng)特點
33.8.2M-6405的安裝和啟動
33.8.3M-6405系統(tǒng)的使用
33.9聯想漢字系統(tǒng)
33.9.1聯漢字系統(tǒng)的主要特點
33.9.2聯想漢字系統(tǒng)的組成、啟動和退出
33.9.3聯想漢字系統(tǒng)的使用
33.10排版軟件
排版軟件的概況
方正排版系統(tǒng)簡介
第4篇 應用及其他
第34章 漢字輸入方法
34.1概述
34.2國標區(qū)位碼輸入方式
34.2.1區(qū)位碼輸入法概念
34.2.2區(qū)位碼漢字輸入
34.3國標碼輸入方式
34.4拼音碼輸入方式
34.5五筆字型輸入法
34.5.1五筆字型輸入法概念
34.5.2五筆字型編碼基礎
34.5.3漢字的拆分原則
34.5.4漢字的三種字型結構
34.5.5五筆字型字根的鍵盤分布規(guī)律
34.5.6五筆字型單字的輸入方法
34.5.7簡碼輸入
34.5.8詞組輸入
34.6表形碼輸入法
34.6.1表形碼輸入法概念
34.6.2漢字部件與漢字編碼
34.6.3部件分類
34.6.4拆分規(guī)則
34.6.5表形碼單字輸入法
34.6.6如何提高漢字輸入速度
34.6.7重碼字的處理
34.7自然碼漢字輸入方法
34.7.1自然碼輸入法概念
34.7.2自然碼漢字輸入
34.7.3自然碼的特殊功能
34.8智能ABC漢字輸入法
34.8.1智能ABC漢字輸入法概念
34.8.2智能ABC漢字輸入法特點
34.8.3智能ABC漢字輸入系統(tǒng)功能鍵
第35章 漢字處理技術與漢卡
35.1漢字代碼與漢字庫
35.1.1漢字代碼體系
35.1.2漢字代碼標準
35.1.3漢字字形的計算機表示與漢字庫
35.2漢字顯示與打印技術
35.2.1漢字顯示技術
35.2.2漢字打印技術
35.3漢字識別技術
35.3.1概述
35.3.2漢字識別原理和方法
35.3.3聯機手寫體漢字識別
35.3.4脫機印刷體漢字識別
35.3.5脫機手寫體漢字識別
35.4西文軟件的漢化技術介紹
35.5漢卡及其應用
35.5.1漢卡概述
35.5.2主要漢卡產品介紹
附錄
第36章 辦公系統(tǒng)
36.1概述
36.2基于微機及局域網的通用辦公系統(tǒng)
36.2.1Lotus公司的辦公軟件
36.2.2Microsoft群件
36.2.3Apple群件
36.3多用戶和客戶機/服務器環(huán)境上的辦公系統(tǒng)
36.3.1UNIPLEX
36.3.2A11-IN-1
36.3.3onGo
36.3.4LinkWorks
第37章 多媒體系統(tǒng)
37.1概述
37.2多媒體系統(tǒng)結構
37.2.1多媒體系統(tǒng)的構成
37.2.2數字圖像、錄像的輸入、輸出
37.2.3聲音的輸入/輸出設備
37.3信息壓縮技術
37.3.1引言
37.3.2編碼方法概述
37.3.3壓縮方法的比較
37.4多媒體系統(tǒng)軟件
37.4.1PC機的多媒體軟件開發(fā)平臺
37.4.2微機圖像格式概述
37.4.3多媒體演示編輯軟件ACTON!
37.4.4多媒體演示編輯軟件Director
37.4.5多媒體制作工具AuthorwareProfessional
37.4.6多媒體制作工具ToolBook
37.4.7動畫軟件
37.4.8超文本軟件
37.5多媒體應用系統(tǒng)
37.5.1多媒體演示系統(tǒng)
37.5.2多媒體視頻會議系統(tǒng)
37.5.3Indeo技術及其應用
37.5.4PC機播放及編制電視的技術
第38章 會計信息系統(tǒng)AIS
38.1AIS概述
38.1.1會計信息系統(tǒng)AIS的概念
38.1.2會計信息系統(tǒng)AIS的特點
38.2會計信息系統(tǒng)AIS軟件的內容
38.2.1會計核算軟件
38.2.2財務管理
第39章 管理信息系統(tǒng)及其開發(fā)
39.1管理信息系統(tǒng)概論
39.2信息系統(tǒng)工程學
39.3信息系統(tǒng)的邊際理論與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和民族文化的關系
39.3.1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邊際理論
39.3.2人作為信息處理器的限制
39.4人進行信息處理時的性能特點
39.4.1人的行為對信息系統(tǒng)設計的影響
39.5信息系統(tǒng)的戰(zhàn)略規(guī)劃
39.5.1信息系統(tǒng)戰(zhàn)略規(guī)劃的定義
39.5.2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戰(zhàn)略規(guī)劃
39.5.3信息系統(tǒng)規(guī)劃的主要方法及其評價
39.6系統(tǒng)分析
39.6.1結構化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方法(SSASD)
39.6.2原型方法(PROTOTYPING)
39.6.3面向對象(OO)的方法
39.6.4以大型綜合的軟件環(huán)境工具全面支持系統(tǒng)開發(fā)過程的CASE方法
39.6.5SOP方法
39.7系統(tǒng)實施與評價
39.8開發(fā)工具介紹
39.9管理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中要注意解決的若干問題
39.10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學科內容及其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39.11從國家經濟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實例看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論與信息系統(tǒng)成敗之關系
第40章 制造資源計劃MRPⅡ
40.1概述
40.2物料需求計劃
40.2.1物料需求計劃MRP的概念
40.2.2物料需求計劃MRP的特點
40.2.3物料需求計劃MRP的計算方法
40.2.4物料需求計劃MRP模塊
40.3制造資源計劃MRPⅡ
40.3.1制造資源計劃MRPⅡ的概念
40.3.2制造資源計劃MRPⅡ的計算方法
40.3.3制造資源計劃MRPⅡ的模塊
40.4MRPⅡ軟件的應用
40.4.1應用的條件
40.4.2應用的步驟
40.4.3應用的效益
40.4.4應用軟件的選擇
40.4.5應用的評估
第41章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CIMS
41.1概述
41.1.1CIMS的定義
41.1.2CIMS國內外概況
41.1.3CIMS的總體結構
41.2CIMS的系統(tǒng)設計方法及關鍵技術
41.2.1CIMS的系統(tǒng)設計方法
41.2.2CIMS的關鍵技術
41.3CIMS的實施及應用
41.3.1實施CIMS的條件
41.3.2實施CIMS的系統(tǒng)規(guī)劃
41.3.3實施CIMS的效益分析及方法
41.3.4CIMS的應用實例
第42章 商用POS系統(tǒng)
42.1概述
42.2電子收款機
42.2.1電子收款機的組成
42.2.2電子收款機的功能和特點
42.2.3電子收款機的類型和應用范圍
42.2.4電子收款機的選用要求
42.3商品編碼
42.3.1社會商業(yè)商品分類與代碼
42.3.2其它商品的編碼方式
42.4條形碼
42.4.1中國商品條形碼
42.4.2中國商品的條形碼編碼
42.4.3店內碼
42.4.4條形碼的識讀
42.5卡的應用與開發(fā)
42.5.1磁卡
42.5.2IC卡的應用
42.6商用POS系統(tǒng)的應用
42.6.1商用POS系統(tǒng)的組成
42.6.2商用PJOS系統(tǒng)的需求分析
42.6.3商用POS系統(tǒng)的功能和應用效果
42.6.4商用POS系統(tǒng)的實現方法與主要技術關鍵
42.6.5商用POS系統(tǒng)應用實例
第43章 賓館管理系統(tǒng)(HCMS)
43.1建立計算機賓館管理系統(tǒng)的目的
43.1.1計算機賓館管理系統(tǒng)所要達到的共同目標
43.1.2各個賓館自身所需的目標
43.2計算機賓館管理功能介紹
43.2.1計算機賓館前臺功能介紹
43.2.2賓館后臺管理功能介紹
43.3賓館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選擇和建立過程
43.3.1賓館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選擇
43.3.2建立計算機賓館管理系統(tǒng)過程
43.3.3確保系統(tǒng)的安全性
43.3.4軟件與管理模式如何進一步吻合
43.4建立賓館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所帶來的效益
43.4.1賓館應用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帶來的社會效益
43.4.2應用計算機管理給賓館帶來的經濟效益
43.4.3為賓館投向市場打下基礎
43.5實例介紹
43.5.1××賓館介紹
43.5.2××賓館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硬件介紹
43.5.3軟件介紹
43.5.4實際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