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外語大學英語四六級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試指導(四級)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試指導(四級)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試指導(四級)

定 價:¥49.80

作 者: 羅曉沛主編;國家教委考試中心組編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標 簽: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ISBN: 9787040058475 出版時間: 1996-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 670 字數:  

內容簡介

  由國家教委考試中心推出的計算機等級考試是一種客觀、公正、科學的專門測試計算機應用人員的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全國范圍等級考試。它面向社會,服務于社會。第四級考試與美國合作,其合格證書由國家教委考試中心頒發(fā),美國教育考試眼務處(ETS)認可。本書是在國家教委考試中心組織、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委員會指導下,由有關專家執(zhí)筆編寫而成。本書按照四級考試大綱的要求,內容包括了計算機工作原理,數據結構與算法,離散數學,操作系統(tǒng),軟件工程,數據庫,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網絡和通信。

作者簡介

暫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試指導(四級)》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及工作原理
1.1  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
1.1.1  計算機的發(fā)展
1.1.2  計算機的分類及其應用
1.1.3  計算機硬件結構
1.1.4  主要部件功能
1.1.5  計算機軟件的功能及分類
1.2   計算機工作原理
1.2.1  計算機數據原理
1.2.2  運算器
1.2.3  控制器
1.2.4  存儲器
1.2.5  輸入與輸出系統(tǒng)
第二章  數據庫結構與算法
2.1  基本概念
2.1.1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2.1.2  主要的數據存儲方式
2.1.3  算法的設計與分析
2.2  線性表
2.2.1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2.2.2  鏈接
2.2.3  棧
2.2.4  隊列
2.2.5  串
2.3  多維數組.稀疏矩陳和廣義表
2.3.1  多維數組的順序存儲
2.3.2  稀疏矩形的存儲
2.3.3  廣義表的定義和存儲
2.4  樹形結構
2.4.1  樹的定義
2.4.2  二叉樹的定義
2.4.3  樹的二叉樹表示
2.4.4  二叉樹和樹的周游
2.4.5  二叉樹地存儲和線索二叉樹
2.4.6  二叉樹游算法
2.5  圖
2.5.1  圖的概念及術語
2.5.2  圖的存儲
2.5.3  圖的周游和生成樹
2.5.4  最短路徑
2.5.5  拓樸排序
2.5.6  關鍵路徑
2.6  查找
2.6.1  線性表查找
2.6.2  樹形結構與查找
2.7  排序
2.7.1  插和排序
2.7.2  選擇排序
2.7.3  交換排序
2.7.4  基數排序
2.7.5  歸并排序
2.8  文件
2.8.1  順序文件
2.8.2  索引文件
2.8.3  散列文件
第三章  離散數學
3.1  數理邏輯
3.1.1  命題邏輯基本概念
3.1.2  命題公式及其分類
3.1.3  命題邏輯等值演算
3.1.4  主析取范式與主合取范式
3.1.5  命題邏輯的推理理論
3.1.6  謂詞邏輯基本概念
3.1.7  謂詞邏輯基本概念
3.1.8  謂詞邏輯的等值演算與前束范式
3.1.9  謂詞邏輯推理理論
3.2  集合論
3.2.1  集合的基本概念
3.2.2  集合的運算
3.2.3  包含排斥原理
3.2.4  有序對.卡氏積.二元關系
3.2.5  關系的運算及性質
3.2.6  復合關系
3.2.7  關系的閉合
3.2.8  等價關系與偏序關系
3.2.9  函數
3.2.10  自然數和集合的基數
3.3  代數系統(tǒng)
3.3.1  代數運算及其性質
3.3.2  代數系統(tǒng)的同態(tài)與同構
3.3.3  商代數與積代數
3.3.4  半群與群
3.3.5  循環(huán)與置換群
3.3.6  群的陪集分解,不變子群和商群
3.3.7  環(huán)和域
3.3.8  格與布爾代數
3.4  圖論
3.4.1  無向圖與有向圖
3.4.2  通路.回路.圖的連通性
3.4.3  圖的矩陣表示
3.4.4  最短路徑與哈密爾頓圖
3.4.5  二部圖
3.4.6  歐拉圖與哈密爾頓圖
3.4.7  平面圖
3.4.8  無向樹及生成樹
3.4.9  根樹及其應用
第四章  操作系統(tǒng)
4.1  操作系統(tǒng)基本概念
4.1.1  操作系統(tǒng)的概念
4.1.2  操作系統(tǒng)的歷史
4.1.3  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
4.1.4  操作系統(tǒng)的類型
4.1.5  研究操作系統(tǒng)的方法
4.1.6  操作系統(tǒng)的硬件環(huán)境
4.2  進程管理
4.2.1  多道程序設計
4.2.2  進程
4.2.3  進程間的通信
4.2.4  進程控制
4.2.5  進程調度
4.2.6  死鎖
4.3  作業(yè)管理
4.3.1  操作系統(tǒng)與用戶的接口
4.3.2  作業(yè)管理概述
4.3.3  批處理方式下的作業(yè)管理
4.3.4  分時方式下的作業(yè)管理
4.4  存儲管理
4.4.1  存儲管理概述
4.4.2  內存存儲管理
4.4.3  分區(qū)存儲管理
4.4.4  頁式存儲管理
4.4.5  段式存儲管理
4.4.6  段頁式存儲管理
4.4.7  虛擬存儲管理
4.4.8  虛擬存儲管理的性能問題
4.4.9  交換技術
4.5  文件管理
4.5.1  文件與文件系統(tǒng)
4.5.2  文件結構和存取方式
4.5.3  文件目錄
4.5.4  文件存儲空間的管理
4.5.5  文件存取控制
4.5.6  文件的使用
5.5.7  文件系統(tǒng)的安全
4.6  設備管理
4.6.1  設備管理概述
4.6.2  通道技術
4.6.3  緩沖技術
4.6.4  設備分配
4.6.5  設備處理
4.6.6  磁盤調度
4.7  DOS操作系統(tǒng)的特點及使用
4.7.1  MS-DOS概述
4.7.2  MS-DOS的基本結構
4.7.3  中斷處理
4.7.4  DOS使用
4.7.5  批處理文件
4.7.6  系統(tǒng)配置文件
4.7.7  輸入輸出轉向
4.7.8  DOS常見錯誤信息
4.8  UNIX操作系統(tǒng)的特點與使用
4.8.1  UNIX操作系統(tǒng)概述
4.8.2  UNIX的結構
4.8.3  UNIX基本操作
4.8.4  UNIX的文件系統(tǒng)
4.8.5  UNIX的基本命令
4.8.6  UNIX系統(tǒng)Shell
第五章  軟件工程
5.1  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5.1.1  軟件與軟件危機
5.1.2  軟件生命周期與軟件工程
5.1.3  軟件工發(fā)技術與軟件工程管理
5.1.4  軟件開發(fā)方法與工具、環(huán)境
5.2  結構化生命周期方法
5.2.1  結構化方法概述
5.2.2  軟件需求分析
5.2.3  軟件系統(tǒng)設計
5.2.4  程序設計
5.3  軟件原型化方法
5.3.1  原型化的概念
5.3.2  原型化定義策略
5.3.3  原型生命周期劃分
5.3.4  原型化的準則與策略
5.3.5  原型化的準則與策略
5.3.6  原型化工具和環(huán)境
5.3.7  原型化與項目管理
5.4  軟件測試
5.4.1  軟件測試基本概念
5.4.2  軟件測試技術
5.4.3  軟件測試組成
5.4.4  軟件測試的實施
5.4.5  測試報告
5.5  軟件維護
5.5.1  軟件可維護性
5.5.2  影響維護的因素
5.5.3  軟件可維護性度量
5.5.4  軟件維護的特點
5.5.5  軟件維護技術
5.5.6  軟件維護管理
5.5.7  維護任務和執(zhí)行
5.5.8  維護和副作用
5.5.9  軟件文檔
5.5.10  提高程序的可維護性
5.6  軟件質量評價
5.6.1軟件質量度量
5.6.2  保證軟件質量的手段
5.7  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
5.7.1  軟件工程環(huán)境
5.7.2  軟件工程環(huán)境的分類
5.7.3  軟件工具特點與分類
5.5  軟件管理
5.8.1  軟件管理的職能
5.8.2  進度安排
5.8.3  標準化
5.8.4  軟件配置
5.8.5  軟件產權保護
第六章  數據庫
6.1  數據庫的基本概念
6.1.1  信息、數據及信息處理
6.1.2  數據模型
6.1.3  數據庫和數據庫系統(tǒng)
6.1.4  數據庫工程與信息工程
6.2  關系數據庫
6.2.1  關系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
6.2.2  關系代數
6.2.3  關系演算
6.2.4  查詢
6.3  關系數據庫語言
6.3.1  關系查詢語言概述
6.3.2  純關系代數的查詢語言——ISBL
6.3.3  元組關系演算語言——QUEL
6.3.5  域演算語言——QBL
6.4  關系數據庫設計理論
6.4.1  關系數據庫設計理論的主要內容
6.4.2  函數依賴
6.4.3  關系模式的分解
6.4.4  關系模式的規(guī)范化理論
6.5  數據庫設計
6.5.1  數據庫設計概述
6.5.2  系統(tǒng)規(guī)劃
6.5.3  需求分析
6.5.4  概念設計
6.5.5  邏輯設計
6.5.6  物理設計
6.5.7  實現和維護
6.6  數據庫的保護
6.6.1  數據庫的安全性
6.6.2  數據庫的完整性
6.6.3  數據庫的恢復
6.6.4  數據庫的并發(fā)控制
6.7  常用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及其應用
6.7.1  FoxPro簡介
6.7.2  FoxPro系統(tǒng)的安全與啟動
6.7.3  FoxPro的數據類型和數據庫結構
6.7.4  FoxPro的系統(tǒng)特點和使用方式
6.7.5  FoxPro的編程
6.7.6  ORACLE系統(tǒng)簡介
6.7.7  ORACLEERDBMS的性能特點
6.7.8  ORACLE系統(tǒng)的應用
6.7.9  ORACLE的性能應用
第七章  計算機體系結構
7.1  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7.1.1  體系結構的定義
7.1.2  體系結構的繼承與發(fā)展
7.1.3  體系結構的分類
7.1.4  體系結構的定量概念
7.2  指令系統(tǒng)
7.2.1  指令集體系結構的分類
7.2.2  指令格式及其優(yōu)化
7.2.3  指令集的復雜化
7.2.4  指令集的精簡化
7.2.5  指令的流水處理
7.2.6  向量流水處理機
7.3 存儲體系
7.3.1  存儲層次的形成及評價
7.3.2  虛擬存儲的原理
7.3.3  高速緩存的原理
7.3.4  并行存儲技術
7.4  I/O通道及相提并論型總線
7.4.1  I/O方式的發(fā)展
7.4.2  通道的工作原理
7.4.3  EISA與MCA總線
7.4.4  局部總線
7.5  高速并行處理技術
7.5.1  專用多功能單元
7.5.2  專用多功能單元
7.5.3  相聯(lián)處理機
7.5.4  陳列處理機
7.5.5  數據流計算機
7.5.6  函數式編程語言處理機
7.5.7  多處理機系統(tǒng)
7.6  系統(tǒng)性能評價
7.6.1  CPETT的基本概念
7.6.2  基準則試程序
第八章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8.1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
8.1.1  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fā)展
8.1.2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8.1.3  計算機網絡的結構與組成
8.1.4  計算機網絡拓樸結構
8.1.5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8.1.6  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
8.2  數據通信技術基礎
8.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8.2.2  數據通信的理論基礎
8.2.3  信道帶寬對數據信號傳輸的影響
8.2.4  數據編碼技術
8.2.5  同步技術
8.2.6  傳輸介質與多路復用技術
8.2.7  數據交換技術
8.2.8  差錯控制
8.3 網絡體系結構
8.3.1  網絡體系結構基礎概念
8.3.2  物理層
8.3.3  數據鏈路層
8.3.4  網絡層
8.3.5  傳輸層
8.3.6  會話層
8.3.7  表示層
8.3.8  應用層
8.4  局域網技術
8.4.1  局域網概論
8.4.2  邏輯鏈路控制LLC子層
8.4.3  介質訪問控制MAC子層
8.4.4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
8.4.5  局域網操作系統(tǒng)
8.4.6  工業(yè)網絡協(xié)議MAP/TOP
8.4.7  局域網應用系統(tǒng)規(guī)劃與設計
8.5  網絡互連技術
8.5.1  網絡互連的基本概念
8.5.2  局域網的互連
8.5.3  在網絡層互連和路由器
8.5.4  協(xié)議變換與網間連接器
8.5.5  TCP/IP
8.6  網絡技術發(fā)展
8.6.1  調整局域網、交換局域網
8.6.2  幀中繼FR與異步傳輸模式ATM
8.6.3  城域網MAN
8.6.4  寬帶綜合業(yè)務數據網B-ISDN與智能網絡IN
8.6.5  網絡管理技術
8.6.6  客戶機/服務器結構
8.6.7  INTERNET及應用
計算機等級考試四級大綱
基本要求
考試內容
上機測試內容
上機測試說明
四級題型示例
四級題型示例答案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