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概論
1.1GPS衛(wèi)星定位技術的發(fā)展
1.2GPS定位系統(tǒng)的組成
1.3GPS定位系統(tǒng)的應用特點
第二章 衛(wèi)星大地測量基礎
2.1衛(wèi)星大地測量中的坐標系統(tǒng)
2.1.1天球坐標系
2.1.2地球坐標系
2.1.3協(xié)議地球坐標系的實現和WGS-84
2.2衛(wèi)星大地測量中的時間系統(tǒng)
2.3GPS衛(wèi)星在地球質心的中心引力下的運動
2.3.1二體問題下衛(wèi)星運動的二階微分方程
2.3.2面積積分
2.3.3軌道積分及軌道方程
2.3.4開普勒積分及開普勒方程
2.3.5能量積分與活力積分
2.3.6二體問題的衛(wèi)星位置及速度計算
2.4二體問題和多體問題
2.5衛(wèi)星的受攝運動
2.5.1受攝衛(wèi)星狀態(tài)方程的兩種表達形式
2.5.2有攝二體問題的理論和應用
2.5.3用近似分析解探索衛(wèi)星運動軌道的變化
第三章 GPS定位系統(tǒng)的信號和接收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3.1GPS衛(wèi)星播發(fā)的信號
3.1.1偽隨機碼
3.1.2C/A碼和P碼
3.1.3GPS衛(wèi)星信號的構成
3.2GPS衛(wèi)星的導航電文
3.3GPS衛(wèi)星位置的計算
3.4GPS接收機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第四章 GPS定位的基本觀測量及誤差分析
4.1GPS定位的基本觀測量
4.2GPS測量的誤差來源和影響
4.2.1與衛(wèi)星有關的誤差
4.2.2信號傳播誤差
4.2.3觀測誤差和儀器誤差
4.3美國對GPS采用的SA技術和AS技術
第五章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1測距碼偽距單點定位
5.2載波相位測量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觀測方程
5.2.1瞬時載波相位差及其觀測值
5.2.2初始歷元的整周待定值
5.2.3載波信號傳播時間的化算
5.2.4瞬時載波相位差的計算值
5.3差分觀測值及其觀測方程
5.3.1相位差分觀測值的分類
5.3.2雙差觀測方程的組成
5.3.3相位差分觀測值的隨機模型
5.3.4GPS基線向量的解算
5.4周跳的探測及修正
5.5整周模糊度的快速逼近與快速靜態(tài)定位
5.6GPS動態(tài)定位
第六章 GPS控制網的建立
6.1概述
6.2GPS控制網的技術設計
6.2.1GPS控制網技術設計的一般原則
6.2.2GPS控制網的圖形設計
6.2.3GPS控制網技術設計示例——S市GPS控制網技術設計書
6.3GPS接收機的檢定
6.4GPS測量的外業(yè)工作
6.4.1GPS相對定位的作業(yè)模式
6.4.2GPS衛(wèi)星預報和觀測調度計劃
6.4.3GPS外業(yè)觀測工作
6.4.4歸心元素的測定和歸心計算
6.5GPS基線向量計算軟件TJGPS簡介
6.6GPS觀測成果的檢查和技術總結
第七章 GPS控制網的平差計算
7.1概述
7.2參心坐標系
7.2.1參心坐標系的建立
7.2.2高斯投影和UTM投影平面直角坐標系
7.2.3我國的國家坐標系
7.3不同坐標系統(tǒng)的坐標轉換模型
7.3.1幾種基本的坐標轉換模型
7.3.2坐標差的轉換模型
7.3.3轉換參數的計算
7.4GPS網的三維平差
7.4.1GPS網在WGS-84坐標系中的三維平差
7.4.2GPS網在國家坐標系中的三維平差
7.5地方獨立坐標系中的坐標轉換和GPS網三維平差
7.5.1地方獨立坐標系的建立
7.5.2E1橢球下的坐標變換和GPS網三維平差
7.5.3E2橢球下的坐標變換和GPS網三維平差
7.6GPS控制網的精度分析
7.6.1GPS網三維平差中的精度計算
7.6.2GPS基線向量觀測值的精度分析
7.6.3GPS網中地面起算點坐標的精度分析
7.7GPS網的二維平差
7.8GPS點的高程計算
7.9GPS網平差計算軟件系統(tǒng)TGPPS簡介
第八章 GPS精密定位定軌概述
8.1精密定位定軌原理和基本方程
8.2衛(wèi)星運動的力模型及加速度對狀態(tài)向量的偏導數
8.3用數值積分解求衛(wèi)星運動狀態(tài)方程
8.3.1常用的單步法——龍格-庫塔解法
8.3.2常用的線性多步法—— 阿達姆斯解法
8.3.3阿達姆斯預估-校正法(PECE算法)
8.4統(tǒng)計定軌理論在衛(wèi)星定軌中的應用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