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文物考古石刻篆文編

石刻篆文編

石刻篆文編

定 價:¥140.00

作 者: 商承祚編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石刻 篆書

ISBN: 9787101014693 出版時間: 1992-07-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7cm 頁數(shù): 68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我國使用篆書,由商至秦,已有三千四五百年的歷史,從春秋起,文字的形體和作風漸漸有些改變,到了戰(zhàn)國,更演變得錯綜復雜,及小篆出現(xiàn),便轉入一個截然不同的時代。秦始皇廿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兼并六國,對于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制定小篆,以嚴刑峻法貫徹“書同文字”的政令,六國遣民,懾于嚴威,不敢再使用故國的文字。從文字學史方面來說,新興的小篆,沖破了傳統(tǒng)性的古文堡壘,走向整齊簡約的道路,遣一改革,對于后世文字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如果沒有這個基礎,隸書不可能產(chǎn)生,更談不到興起了?!拔淖之愋巍保鶉鴷r為甚,秦始皇統(tǒng)一海宇后,政治上已獲得統(tǒng)一,經(jīng)濟上各地的聯(lián)系也加強起來,社會交際同時更加密切,如仍然任文字方面“人用己私”,必會發(fā)生很大的窒礙,所以,澄清文寧的混亂現(xiàn)象,力求做到害同文,這是一個重要的政治任務。在推行小篆的同時,又新興一種形體較簡單而易寫為人民羣眾所樂用的隸書。小篆在古文字學上不僅有其一定的地位,并且有其二正的歷史绖值,我們研究中國文字的變遷,不能不研究小篆,以其是中國文字變化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環(huán),研究時又必須聯(lián)系以前的文字來進行研究,才夠追本求源。六國文寧必有一部分保留或溶合在小篆之中,這是從穴說文移序“罷其不與秦文合者二語可以領會到的。我以為兩者的區(qū)別,祇在體勢的整齊與不整齊而已。

作者簡介

暫缺《石刻篆文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石刻篆文編采用石刻目
    商
   殷銘石笵母
    辛丑小臣芘入兇圖才叀呂即二行十二字一九三五年河南省安陽市侯家來西北岡出土
    石藏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石磬
    凡三石曰永戶曰永余曰夭余字在磬側各一行
    石藏故宮博物院
   春秋
    詛楚文
    秦惠文王一○年(公元前三二八年)古石刻零拾影印本
   石碣
    明安國藏宋拓先鋒本中權本商務印書館影印本
    石藏故宮博物院
   石磬
    凡三石曰介鐘右八曰古先右六日古先齊厔左七字在磬下沿各一行
   博塞
    圓形石磨成十四面刻一至十及廿卅廿廿十三個數(shù)目字一面無字
    石藏故宮博物院
   遷実石
    三行十一字貞松堂吉金圖卷下
    秦
   泰山刻石
    始皇帝廿六年宋人摹刻一百六十六字本及明拓原石五十三字本藝苑真賞社影印 本
    石舊在山東省泰安泰山今佚秦二世所刻
   郎邪臺刻石
    始皇廿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
    石在山東省密縣頌亡今存從臣姓名行及秦二世詔二世所刻今藏濟南市山東省博
    西漢題字
   群臣上醻題字
    漢文帝時趙王遂廿二年(公元前一五八年趙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醻此石北一 行十五
   甘泉山題字殘石
    漢宣帝時厲王胥(約公元前五四年)中殿第廿八一石第百廿廿一石□第□一石 又一石字不識
    石在江蘇省掦州
   上谷府卿墳壇題字
    王莽居攝二年(公元七年)上谷府卿墳壇居攝二年二月造四行十三字
    石在山東省曲阜縣孔廟
   祝其卿墳壇題字
    居攝二年祝其卿墳壇居攝二年二月造四行十二字
    石在山東省曲阜縣孔廟
    東漢題字碑刻碑額墓表
   魯王墓二石人胸前題字
    漢和帝永元七年至順帝漢安四年(公元九五至一四五年)一題漢故樂安太守麋 君亭長一行十字一
    題府門之卒一行四字
    石原在山東省曲阜縣魯王墓前今藏曲阜縣孔廟
   袁敞碑
    漢安帝元初二年(公元一一五年)一九二三年河南省偃師縣出土
    石舊蔵羅振玉
   袁安碑
    漢安帝元初□年一九三○年河南省偃師縣出土
   祀三公山碑
    漢安帝元初四年(公元一一七年)
    石在河北省元氏縣
   少室石闕銘
    漢安帝延光二年(公元一一三一年)
    石在河南省登封縣
   開母廟石闕銘
    漢安帝延光一一年(公元一一二一一年)
    石在河南省登封縣
   延光殘碑
    漢安帝延光四年(公元一一一五年)
    石在山東省諸城縣
   漢安殘碑
    漢順帝漢安元年(公元一四二年)碑文隸書銘文篆書
    石藏故宮博物院
   素下殘碑
    石藏北京圖書館
   蘭臺令史殘碑
    山東省青州出土
    石舊藏端方
   昌陽刻石
    昌陽□嚴掾高二行六字神州國光社影印本
    石在山東省文登縣
   鳳圖刻石
    石上刻一鳳字下刻陽文鳳形圖下刻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一一六五年)熊克贊
    石在江蘇省丹徒縣
   日晷盤
    面刻一至五十九數(shù)目字陶齋古玉圖卷下來青閣影印本
    石藏北京圖書館
   四時嘉至磬
    磬足端刻四時嘉至磬南呂午堵左桎一行十一字貞松堂吉金圖卷下
    石藏故宮博物院
   東安漢里禺石
    山魯市東安漢里禺石也一行十字山東省曲阜縣東門外瓦窰頭村出土為石槨墓石 之一
    石藏曲阜縣孔廟
   張勿石
    石作扁斜形兩面刻字湖南省長沙市出土
    石藏商承祚
   慎鄉(xiāng)殘石
   壹長殘石
   祿式殘石
    石舊藏孫壯
   泰室石闕額
    安帝元初五年(公元一一八年)三行九字今存中嶽泰室陽城六字陽文
    石在河南省登封縣
   少室石闕額
    安帝延光二年(公元一三一年)少室神道之闕三行六字
    石在河南省登封縣
   景君碑額
    順帝漢安二年(公元一四三年)漢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二行十二字
    石在山東省濟寧縣
   孔君碑額
    桓帝永嘉元年(公元一五五年)孔君之墓二行四字
    石在山東省曲阜縣孔廟
   鄭固碑額
    桓帝延熹元年(公元一五八年)漢故郎中鄭君之碑二行八字
    石在山東省濟寧縣
   孔君碑額
    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有漢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二行十字碑陰門生故吏名橫 列五字
    石在山東省曲阜縣孔廟
   華山廟碑額
    延熹八年(公元一六五年)西嶽華山廟碑三行六字有正書局影印華陰本
    石原在陜西省華陰縣今佚
   馮緄碑額
    惠帝永康元年(公元一六七年)漢故車騎將軍馮公之碑二行十字
    石在四川省渠縣宋大觀摹刻
   張表碑額
    靈帝建寧元年(公元一六八年)故冀州從事張君之碑三行九字陽文藝苑真賞社 影印本
    石在河北省冀縣
   楊震碑額
    建寧元年漢故太尉楊公神道之碑二行十字陽文思古齋漢碑篆額雙鉤木刻本
    石原在河南省閿鄉(xiāng)縣今佚
   楊統(tǒng)碑額
    建寧元年漢故沛相楊君之碑二行八字思古齋雙鉤本
    石原在楊震墓側今佚
   楊箸碑額
    建寧元年漢故高陽令楊君之碑三行九字陽文篆存雙鉤木刻本
    石原在楊震墓側今佚
   夏承碑額
    建寧三年(公元一七○年)漢故淳于長夏君之碑三行九字陽文
    石原在河北省永平縣今佚
   西狹頌額
    建寧四年(公元一七一年)惠安西表一行四字
    石在甘肅省成縣摩厓
   孔彪碑額
    建寧四年漢故博陵太守孔府君碑二行十字
    石在山東省曲阜縣孔廟
   陳德碑額
    建寧四年漢故陳君之碑二行六字思古齋雙鉤本
    石原在山東省沂縣今佚
   婁壽碑額
    靈帝熹平三年(公元一七四年)玄儒婁先生碑一行六字思古齋雙鉤本
    石在山東省榖城縣后人摹刻
   楊馥碑額
    熹平三年漢故繁陽令楊君之碑二行九字思古齋雙鉤本
    石原在楊震墓側今佚
   韓仁碑額
    熹平四年(公元一七五年)漢循吏故聞憙長韓仁銘二行十字
    石在河南省滎陽縣
   尹宙碑額
    熹平六年(公元一七七年)一一行今存從銘二字橫列
    石在河南省鄢陵縣
   趙寬碑額
    靈帝光和三年(公元一八○年)一二老趙掾之碑二行六字一九四一年甘肅省樂都 縣東郊出土
    石原藏青海省立圖書館一九五一年一月燬于火
   三公山碑額
    光和四年(公元一八一年)一二公之碑一行四字
    石在河北省真定縣
   魏元丕碑額
    光和四年漢故涼州刺史魏君之碑二行十字思古齋雙鉤本
    石原在山東省濰縣今佚
   白石神君碑額
    光和六年(公元一八三年)白石神君碑一行五字陽文
    石在河北省真定縣
   朱龜碑額
    靈帝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漢幽州刺史朱君之碑三行九字思古齋雙鉤本
    石原在河南省亳縣今佚
   鄭季宣碑陰額
    中平三年(公元一八六年)尉氏故吏處士人名八字橫列
    石在山東省濟寧縣
   張遷碑額
    中平三年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二行十二字藝苑真賞社影印本
    石在山東省東平縣
   譙敏碑額
    中平四年(公元一八七年)漢故小黃門譙君之碑三行九字思古齋雙鉤本
    石原在河北省冀縣今佚
   樊敏碑額
    獻帝建安一○年(公元二○五年)漢故領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二行十二字
    石在四川省蘆山縣宋人翻刻
   唐公房碑額
    仙人唐君之碑二行六字中華書局漢碑額影印本及篆存雙鉤本
    石在陜西省固縣
   尚君殘碑額
    存甘陵相尚府君之碑二行八字
    石舊在河南省洛陽市
   詔書殘碑額
    存宣鄉(xiāng)文里四字橫列宣里二字殘半
    石舊藏周進
   李君碑額
    存騎尉李君二行四字
   孫大壽碑額
    存孫大壽碑二行四字
   梧臺里石社碑額
    存梧臺里石社碑二行六字
    石藏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省博物館
   廣平侯碑額
    存廣平侯殿四字思古齋雙鉤本
    卜君碑額
    卜君之頌四字陽文思古齋雙鉤本
   司農(nóng)公碑額
    司農(nóng)公三字思古齋雙鉤本
    劉君墓表
    存邪相劉一行三字劉字殘上半
    石藏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省博物館
    魏碑刻刻石碑額闕
   三體石經(jīng)殘碑
    魏齊王正始四年(公元一四三年)碑刻兩面一面為尚書無逸及君奭篇一面為春 秋經(jīng)僖公文公每一
    字寫作古文篆文隸書三種字體一九二二年河南省洛陽市朱矻硔村出土為盜運者 中剖為二
    石藏河南省開封市河南省博物館此外尚書堯典皋繇謨禹貢高宗肜日微子金縢康 誥梓材多土多
    方立政顧命呂刑春秋經(jīng)桓公莊公宣公成公襄公論語及不知何篇何經(jīng)者若干殘石 分藏各家
   品式石經(jīng)殘碑
    魏齊王正始□年尚書堯典皋繇謨第一字為古文左隸右篆
    古篆兩體石經(jīng)
    尚書禹貢
    古文一體殘石
   急就篇
    彼四古篆兩體殘石
    介來古文一體殘石
    格克古篆兩體殘石
    安從古篆兩體殘石
    馬諸古篆兩體殘石
    行(旨首)字寶字古篆兩體殘石
    稽字若字發(fā)字長字篆文一體殘石
    悹人殘石
   上尊號奏額
    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二二○年)魏公卿將軍上尊號奏二行九字陽文魏字殘泐
    石在河南省許昌縣
   受禪表額
    黃初元年魏受禪表一行四字陽文魏字殘泐
    石在許昌縣
   孔子廟碑
    黃初元年魯孔子廟之碑二行六字
    石在山東省曲阜縣孔廟
   范式碑額
    明帝青龍三年(公元二三五年)故廬江太守范府君之碑二行十字
    石在山東省濟寧縣
   霍公神道闕
    魏故鉅鹿丘霍公神道三行九字陽文
   蘇君神道闕
    魏故騎督平寇將軍關中矦廣平曲梁蘇君之神道四行二十字
    吳碑刻
   禪國山碑
    吳孫皓天冊元年(公元二七五年)
    石在江蘇省宜興縣西南離里山摩厓
   天璽紀功碑
    吳孫皓天璽元年(公元二七六年)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影印本
    石舊藏江蘇省江寧縣學尊經(jīng)閣清嘉慶十年(公元一八○五年)燬于火
    晉碑刻闕笵母
   郛休碑額
    晉武帝太始六年(公元二七○年)晉故明威將軍南鄉(xiāng)太守郛府君矦之碑四
    王君神道闕
    武帝太康五年(公元一八四年)晉故安丘長城陽王君墓神道四行十二字
   凡二石
    李脩印笵母
    石藏故宮博物院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