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美食中華菜系行政管理應用寫作(修訂本)

行政管理應用寫作(修訂本)

行政管理應用寫作(修訂本)

定 價:¥18.00

作 者: 郭恩吉,葉黔達,周介鈞主編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實用寫作系列教材
標 簽: 寫作

ISBN: 9787300021362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10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片斷:一定的組織形式把材料和觀點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通??刹捎脦追N方法:第一,先亮觀點,后列材料。這樣安排,先聲奪人,頭緒清楚。常設段首句(項首句)概括亮出觀點,然后列舉事例陳述、說明、解釋觀點。第二,先列材料,后擺觀點。先介紹事實,或者列舉數(shù)字、依據(jù),然后水到渠成地歸納、概括出觀點。這種安排從事到理,說服力強。第三,邊列材料,邊擺觀點。有些說理性較強的篇段,常采用這種方法安排材料。夾敘夾議,既擺事實,又說道理,由淺入深,便于理解。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安排材料,一定要注意材料與觀點之間的必然邏輯聯(lián)系,即通過歸納、演繹、因果等邏輯推導,從材料得出必然的結論,作出必要的分析、闡述,不要材料和觀點脫節(jié)或者互相矛盾。第五節(jié)結構的安排一、結構的含義和作用構思中確立了主旨、選取了材料,是解決了應用寫作中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問題,要解決言之有序的問題,則必須考慮結構的安排。結構指文章內(nèi)部的組織構造。劉勰在《文心雕龍·附會》中說:“何謂附會?謂總文理,統(tǒng)首尾,定與奪,合涯際,彌綸一篇,使雜而不越者也?!彼f的“附會”,指的就是謀篇布局、安排結構,具體說就是要使主旨清晰地、有條有理地貫穿全文,連綴成篇,做到首尾呼應,取舍得當,考慮好各部分的分合接榫,使全篇文章完整嚴密,使文章內(nèi)部充實豐滿而不零亂。在構思的過程中,安排結構和確立主旨、選擇材料同等重要,結構和主旨、材料必須密切配合、相互依存,才能實現(xiàn)文章的構思。主旨是文章的靈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結構則是文章的骨架。離開了結構,主旨、材料就失去組成文章的依托了。在構思、寫作的過程中,精心安排好結構,就能使文章準確、充分、清晰地表現(xiàn)主旨、表達內(nèi)容,就能激發(fā)起閱讀者的接受興趣,使他們閱后能迅速地按作者的思路,準確、完整地領會文章的寫作意圖和主要內(nèi)容。針對同樣的工作,寫出同樣文種的文章,有的頭頭是道、條理清晰,有的雜亂無章、前言不搭后語,原因之一就在于安排結構本領的高下不同。有經(jīng)驗的人寫應用文時不貿(mào)然動筆,不是臨文覓意,想一句寫一句,想一段寫一段,而是先把結構考慮成熟才動手,一氣呵成。這就像修建房屋之前,必須先搞好總體設計、畫出藍圖一樣,按圖施工,質量才會得到保證。有人說學習行政管理應用文特別是公文的寫作,主要是解決格式問題,掌握了不同文種的格式,就可以依樣畫葫蘆了。這種說法是片面的,沒有理解行政管理應用文結構的實質。誠然,行政管理應用文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甚至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文面格式和結構方法,掌握這些結構的低層次的方法是比較容易的。但這些決不是應用文結構的全部內(nèi)容,應用文的結構還有其高層次的規(guī)律有待我們?nèi)パ芯?、學習。行政管理應用文結構的實質,是客觀事物的內(nèi)部規(guī)律和作者思維軌跡的高度統(tǒng)一。復雜的客觀事物千差萬別,不同作者的思維也會大相徑庭,因此,應用文的結構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一成不變的。我們探討應用文的結構,就不能只停留在格式這個層次上,而要深入到思路這個領域中去,要在思維上下功夫,才能掌握好結構的安排。本書前言第一版前言《行政管理應用寫作》這本教材,是根據(jù)1988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南昌市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學院召開的全國行政院校協(xié)作編寫教材會議的決定而組織編寫的。南昌會議決定下達后,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醞釀,各院校寫作教研室參加編寫的同志們于1988年8月27日至29日在石家莊河北行政學院舉行了《行政管理應用寫作》大綱研討會,經(jīng)過反復討論確定了本書的寫作大綱,并通過協(xié)商推薦出本書的主編、副主編,確定了編委會成員,然后分工編寫。1989年1月13日至20日在成都四川財貿(mào)行政管理干部學院召開了本書統(tǒng)稿會,1989年2月定稿,歷時半年多,《行政管理應用寫作》一書編寫過程的每一部署都是在各有關院校協(xié)商并大力支持下進行的,參加本書編寫的主要成員都是由有關院校直接指派的、多年從事寫作教學、有實踐經(jīng)驗的中、青年教師。所以說,本書不是一般的民間協(xié)作的產(chǎn)物,而是院校間有組織、有計劃、有領導的教材建設活動的成果。這是我國第一部適用于行政管理院校的寫作教材。當前,一所所行政管理院校在全國各省、市陸續(xù)興辦,在教材建設尚未納入宏觀統(tǒng)籌的情況下,這本教材的應時問世,無疑是十分必要的。過去,一些行政管理院校所使用的寫作教材,大多是以普通高校傳統(tǒng)教材為范本。所涉及的內(nèi)容和所傳授的知識,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行政干部的培養(yǎng)目標和學員特點,因此很難適應客觀需要,而實踐表明,它給教與學雙方都帶來很大的被動。為改變這種局面,我們接受了編寫這本教材的任務,為建立行政管理類專業(yè)的教材體系,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行政管理應用寫作》這本教材,以為行政管理服務為宗旨,系統(tǒng)闡述行政管理應用寫作基礎理論,系統(tǒng)介紹行政管理工作中需用的各類文體知識,系統(tǒng)編排訓練體系;注重應用知識的實用性、科學性和先進性,注意吸收寫作學、應用寫作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整體構思、編排體例力求有獨特性。本書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行政管理應用寫作基礎理論,系統(tǒng)闡述應用寫作的基本規(guī)律。但它所闡述的并不是一般的寫作理論知識,而是著重于行政管理的思維方法以及寫作行為方法和手段的闡述。第二部分為行政管理應用文體寫作知識。文體分類歷來被人們視為一大難題,本書從便于教學和實用出發(fā),根據(jù)行政管理工作性質、內(nèi)容將其分為10大類,共含50多個文種(見本書目錄)。本書文體種類繁多,寫起來如果輕重不分,就會造成篇幅冗長而重點不突出,為了克服這種可能出現(xiàn)的弊病,我們根據(jù)知識的分布情況、難易程度和使用頻率,在章、節(jié)主次詳略方面作了合理的安排,從實際出發(fā),應繁則繁,應簡則簡。本書簡要介紹了各類文體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而后分別對有關文體概念、特點、分類、寫法與要求等五個方面內(nèi)容進行講解,并注意了相近文體的比較及其成文病例的研究。本書在編寫中不采用與行政管理無關的例子,選用的范文力求典型、規(guī)范、實用、新穎,盡量選用來自基層的范文。為指導實踐,本書在章或節(jié)后設有思考與練習題。一般在章后設置思考與練習,但公文文種繁多,行文規(guī)范性強,為強化對它的每一文種的訓練,則按節(jié)設置了思考與練習,這體現(xiàn)了本書立足于指導實用的原則,而不拘泥一種格式。文體種類較全面,針對性較強,注重實用,是本教材的突出特色。本教材適用于各級各類行政機關特別是地、市以下各類行政機關管理工作;主要用作行政管理院校及一般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專業(yè)教材,也可作為國家公務員培訓的輔助教材,還可作為管理干部在職自學用書。本書編委(按所在院校的首字筆劃為序)有:朱悅雄(廣東行政管理干部學院)、王仲倩(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宋其蕤(內(nèi)蒙古管理干部學院)、代元祥(天津管理干部學院)、葉黔達(四川財貿(mào)行政管理干部學院)、周介鈞(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學院)、劉鷹(安徽行政管理干部電視學院)、郭恩吉(河北行政學院)、李偉(鄭州市干部學校)等9位同志。本書主編為郭恩吉,副主編為葉黔達、朱悅雄、周介鈞。葉黔達負責草擬編寫提綱,郭恩吉負責全書統(tǒng)稿。參編者姓名及所承擔的任務如下:宋其蕤、李玉成、薛建華:第一、二章;葉黔達:第三章;孫和平:第四章;劉鷹、趙翠仙:第五章;謝福華:第六章;李偉:第七章;王仲倩:第八章;代遠祥:第九章;廖合群:第十章;朱悅雄:第十一章;李碩豪:第十二章;郭恩吉:第十三章;周介鈞:第十四章。本書是行政管理院校間有組織、有計劃、有領導的一次教材建設活動,因此,從寫作準備到成書的整個過程都得到了有關院校的關心和幫助,特別是承擔會議的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學院、河北行政學院、四川財貿(mào)行政管理干部學院的領導和有關同志,為會議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各種方便條件。在此,我們謹向各院校及其有關領導和同志致以衷心的謝意。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學習參考并吸收了現(xiàn)行的有關教材和某些著作中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謝。本書適應行政管理院校寫作課的需求,應時而作,以就急需。雖說我們巧用心計,埋頭苦干,但限于水平,書中難免錯誤之處,敬希專家及使用本書的師生、讀者給予批評指正。編者1989年2月

作者簡介

暫缺《行政管理應用寫作(修訂本)》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邏輯概述(1)    一、邏輯學的研究對象、性質和作用(1)    二、現(xiàn)代邏輯的基本特征和分類(5)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邏輯方法概述--邏輯語法學與語義學方法     一、現(xiàn)代邏輯方法論的研究對象和性質(10)    二、現(xiàn)代邏輯的研究方法和表達方法(10)    三、現(xiàn)代邏輯的應用方法(22)  思考題(25)  閱讀書目(25)第二章  經(jīng)典命題邏輯(28)  第一節(jié)  復合命題的邏輯分析與表達方法(28)    一、命題  復合命題(28)    二、命題形式  復合命題形式(29)    三、復合命題的邏輯形式與其邏輯表達式(29)  第二節(jié)  真值函項  真值類型  永真式(30)    一、真值形式  真值聯(lián)結詞  真值函項(30)    二、常用真值函項  真值條件  真值表(30)    三、真值函項總數(shù)  真值類型  永真式(31)    四、真值函項的可定義性  聯(lián)結詞完全集與其獨        立性(34)  第三節(jié)  真值類型的判定方法(39)    一、判定方法的定義(39)    二、真值表方法(39)    三、真值樹方法(44)    四、范式方法(48)    五、命題邏輯推理有效式的判定方法(61)  第四節(jié)  命題邏輯語義推理方法(65)    一、命題邏輯與推理規(guī)則(65)    二、分離規(guī)則(65)    三、代入規(guī)則(66)    四、置換規(guī)則(66)    五、德·摩根規(guī)則(66)  第五節(jié)  形式公理化方法與P系統(tǒng)(67)    一、P的形式語言L0(67)    二、P的公理模式(67)    三、P的推理規(guī)則[分離規(guī)則](68)    四、P內(nèi)形式定理和形式證明方法(68)    五、P內(nèi)導出規(guī)則及其應用方法(72)    六、形式演繹、演繹定理及其證明方法(76)    七、P內(nèi)縮寫式定理及其導出規(guī)則證明方法(84)    八、等值置換定理及其規(guī)則  等值式定理(89)    九、P的語義解釋  真值賦值(92)    十、P的元定理及其證明方法(94)  第六節(jié)  自然推理方法  PN系統(tǒng)(96)    一、PN的形式語言L0(97)    二、PN的推理規(guī)則(97)    三、PN的結構規(guī)則(97)    四、PN中推演、證明和定理的定義(98)    五、PN中定理及其證明方法(98)    六、PN與P的等價定理及其證明方法(100)  練習題(103)  閱讀書目(108)第三章  經(jīng)典謂詞邏輯(110)  第一節(jié)  簡單命題的邏輯分析與表達方法(110)    一、簡單命題與其邏輯分析方法(110)    二、簡單命題形式與其復合式的邏輯表達方法(113)〖ZK)〗    三、一階邏輯對于A、E、I、O的邏輯分析與邏輯表達方法(115) 〖ZK)〗    四、一階邏輯對于高階謂詞的邏輯表達方法(118)〖ZK)〗  第二節(jié)  一階語言L1的語法與語義(120)    一、一階語言的定義(120)    二、L1的語法(120)    三、L1的語義(123)  第三節(jié)  謂詞邏輯語義推理方法(127)    一、與語義推理相關的基本概念(127)    二、自由變項代入方法(128)    三、約束變項易名方法(132)  第四節(jié)  判定問題表列方法賦值方法(134)    一、謂詞邏輯的判定問題(134)    二、表列方法(135)    三、賦值方法(139)    四、關于判定問題與賦值方法的基本定理(141)  第五節(jié)  形式公理化方法F系統(tǒng)(144)    一、F的形式語言L1(144)    二、F的公理模式(144)    三、F的推理規(guī)則(145)    四、F的內(nèi)定理等相關基本概念的定義(145)    五、F命題和任意命題推演定理(146)    六、F量化公式推演定理(148)    七、F的內(nèi)定理及其證明方法(148)    八、F的元定理及其證明方法(151)  第六節(jié)  自然推理方法FN系統(tǒng)(153)    一、FN的形式語言L1(154)    二、FN的推理規(guī)則(154)    三、FN的結構規(guī)則(154)    四、FN中推演、證明和定理的定義(155)    五、FN內(nèi)定理及其證明方法(156)    六、FN與F的等價定理及其證明方法(159)  第七節(jié)  演繹定理限制推演(161)    一、限制推演相關概念的定義(161)    二、謂詞邏輯的演繹定理及其證明方法(163)  第八節(jié)  帶等詞的謂詞演算F′系統(tǒng)數(shù)量量詞摹狀詞(168)    一、帶等詞的謂詞演算F′系統(tǒng)(168)    二、數(shù)量公式和數(shù)量量詞的一階邏輯表達方法(174)    三、摹狀詞的定義、結構及其一階邏輯表達方        法(178)    四、含摹狀詞命題的真值和意義的解釋方法(180)  第九節(jié)  一階理論謂詞邏輯應用系統(tǒng)建構方法(187)    一、一階理論相關基本概念(188)    二、一階數(shù)學理論加法一階理論系統(tǒng)(191)    三、一階哲學理論《科學的唯物主義》本體論系統(tǒng)(196)〖ZK)〗   練習題(203)  閱讀書目(208)第四章  哲學邏輯(209)  第一節(jié)  邏輯  哲學  哲學邏輯(209)  第二節(jié)  模態(tài)命題與模態(tài)推理(213)    一、基本模態(tài)命題及其符號化(213)    二、復合模態(tài)命題及其符號化(214)    三、疊置模態(tài)命題及其符號化(215)    四、模態(tài)命題形式的特點(215)    五、基本模態(tài)命題之間的真假對當關系(215)    六、基本模態(tài)命題推理(216)    七、復合模態(tài)命題推理(219)    八、疊置模態(tài)命題推理(221)  第三節(jié)  模態(tài)邏輯語法學(221)    一、正規(guī)模態(tài)邏輯系統(tǒng)概觀(222)    二、T系統(tǒng)的定理及其證明(226)    三、模態(tài)邏輯語法學方法(234)  第四節(jié)  模態(tài)邏輯語義學(242)    一、模態(tài)詞的特征(242)    二、模態(tài)詞的解釋與模型(243)    三、真值條件和有效性(245)    四、解釋圖(250)    五、模態(tài)命題邏輯的判定方法(252)  第五節(jié)  模態(tài)邏輯的元理論(261)    一、一致性(262)    二、完全性(264)    三、可判定性(267)  第六節(jié)  道義命題與道義推理(267)    一、基本道義命題及其符號化(267)    二、復合道義命題及其符號化(270)    三、基本道義命題推理(270)    四、復合道義命題推理(274)  第七節(jié)  道義邏輯語法學(276)    一、樸素絕對道義邏輯系統(tǒng)(277)    二、真值絕對道義邏輯系統(tǒng)(282)    三、相對道義邏輯系統(tǒng)(285)  第八節(jié)  道義邏輯語義學(286)    一、模型(286)    二、真值條件(287)    三、可滿足性和有效性(288)    四、道義邏輯系統(tǒng)的語義一致性和語義完全性(290)  練習題(292)  閱讀書目(296)第五章  邏輯哲學(297)  第一節(jié)  研究對象、方法和意義(297)    一、邏輯哲學的研究對象(297)    二、邏輯哲學的研究方法和意義(312)  第二節(jié)  悖論(314)    一、什么是悖論(314)    二、悖論的類型(316)    三、解決悖論的努力(324)  第三節(jié)  形式化方法(329)    一、公理化和形式化(329)    二、形式化的基本概念(333)    三、形式化的方法論意義(336)    四、希爾伯特綱領和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338)  第四節(jié)  有窮和無窮(342)    一、潛無窮和實無窮(342)    二、有窮、無窮和超窮(349)  第五節(jié)  類的邏輯哲學論(354)    一、類的定義與構成原則和基本特征(354)    二、類間關系與類的運算(357)    三、類的種類與關系的定義和論域(361)    四、關系的性質與種類(364)    五、類與邏輯常項和非邏輯常項(367)    六、類與命題函項和真值函項(370)    七、類與演繹、歸納和類比推理(371)    八、類與邏輯真理、矛盾和悖論(372)    九、類與邏輯、數(shù)學和哲學方法(377)  思考題(385)  閱讀書目(38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