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經(jīng)濟經(jīng)濟學理論信息社會4.0:中國社會建構新對策

信息社會4.0:中國社會建構新對策

信息社會4.0:中國社會建構新對策

定 價:¥34.80

作 者: 熊澄宇主筆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信息社會

ISBN: 9787543831384 出版時間: 2002-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3cm 頁數(shù): 28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信息社會4.0》是由熊澄宇主筆、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理論新著。作為國家軟科學研究最新成果,熊澄宇教授在書中正式提出了中國信息社會發(fā)展的4個階段:信息社會1.0是信息社會的萌芽期,以基礎建設為主,其代表性的特征是大量的硬件投入和基礎建設,是信息技術的應用階段;信息社會2.0時是信息社會的起始期,它的突出特征是發(fā)展有自主產(chǎn)權的軟硬件技術,形成了信息技術產(chǎn)業(yè),是信息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階段;信息社會3.0階段開始了信息技術在社會經(jīng)濟領域的廣泛應用,其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信息技術和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的結合,是信息社會的經(jīng)濟推進階段;信息社會4.0是信息社會發(fā)展的高級階段,其表現(xiàn)形式是以電子政務為起點,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向生產(chǎn)關系和上層建筑領域拓展,是信息社會的建構階段。國家軟科學研究最新成果。立足全球視點,聚集中國版圖,打造全新方略,建構信息社會,重設個人坐標,尋求時代定位。甲骨文標志著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漢字使方言差別巨大的東亞大陸居民有了建立“我群”意識的可能;紙張的普及是歷史上最龐大之擇吏制度——科舉的先決條件;熊澄宇向我們證明了:新的信息傳播將改變中國的社會組織形態(tài)。信息社會4.0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作者簡介

  熊澄宇,美國楊百翰大學博士;現(xiàn)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專業(yè)方向為新媒體傳播、媒介史及傳播政策研究;兼任國家信息化戰(zhàn)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高等學校影視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國家圖書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多所高校兼職及客座教授。

圖書目錄

引言 信息社會的崛起
第一章 新公民社會
1.1 大勢所趨
1.1.1 外面的世界
1.1.2 站在潮頭還是潮尾
1.1.3 政府再造
1.1.4 新公民社會
1.2 再上一課
1.2.1 民主
1.2.2 程序公正和制度建設
1.3 現(xiàn)實國情
1.3.1 來自社會底層的報告
1.3.2 政策,為中國定制
1.4 他山之石
1.4.1 雄心勃勃
1.4.2 26億美金的“電子俄羅斯”
1.4.3 巴西特色:對“基座群體”的關懷
1.4.4 無紙化的美國政府
1.4.5 網(wǎng)上中國
1.4.6 思考·建議
第二章 新經(jīng)濟時代
2.1 互聯(lián)網(wǎng)催生信息經(jīng)濟
2.1.1 認識信息經(jīng)濟
2.1.2 信息經(jīng)濟時代
2.2 信息經(jīng)濟縱橫
2.2.1 世界與中國
2.2.2 沒有理由居后
2.3 新交易 新商務
2.3.1 實在的虛擬
2.3.2 環(huán)顧中國
2.3.3 強力滲透
2.4 中國的選擇
2.4.1 你難我難
2.4.2 不是挑刺
2.4.3 尋找對策
第三章 新文化建構
3.1 文化信息化
3.1.1 不可小視
3.1.2 在另一個世界
3.1.3 “第三只眼”
……
第四章 新媒體形態(tài)
第五章 學習化社會
第六章 新安全問題
第七章 填補鴻溝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