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門柳》提出了許多不僅是17世紀而且是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需要選擇的問題。如義、利之間的選擇,錢謙益因為利欲的膨脹而導致精神的滑坡,當代知識分子中又何嘗沒有新的錢謙益?知識分子的位置的哪里?參政還是請議?在參政中如何保持知識分子獨立不阿的品質?在清議中又如何避免空談而發(fā)揮真正效用?這些不僅是困惑當時陳貞慧、黃宗羲的問題,也是今天的知識分子面對的難題。還有,是重是非,還是重利害?是堅定地追求真理,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還是安全第一,明哲保身?對于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知識分子,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問題?!栋组T柳》探討了這些問題,但不是論文式的探討,而是藝術性的探討,不是要給出一個明確無誤的結論,而是讓這種辨論從古人一直傳遞到今天的讀者。從這個意義上說,《白門柳》成功地溝通了歷史與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