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網絡魯迅》之后,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網絡張愛玲》。同樣的,作者不是一位而是一群,一群將真名隱去、在網上縱橫馳騁、飄忽來去,或嘯聚或獨語的大俠、美眉們。他們對張愛玲其人其文品頭論足,亦莊亦諧,沒有了傳統(tǒng)文學批評的正襟危坐、討厭八股腔,性情文字、精彩議論如飛花散玉隨處可見。這本書匯聚了網易文化頻道的“張迷客廳”、榕樹下以及清韻書院、珞珈山水、新浪等眾多網站有關張愛玲的帖子,精選分編為“愛張人語”、“閱讀課”、“張愛情事”、“名利場”、“不愛張愛玲”、“戲仿戲說”等專輯,言論涉及張愛玲方方面面,每一輯都有精彩文章。比如“閱讀課”,既有英美新批評倡導的細讀式名作賞析,又有體現(xiàn)“張迷”之迷得入境、迷的水準的《張愛玲文字中吳方言的痕跡》、《張愛玲的細節(jié)》、《世俗的張愛玲》等文章。反面文章亦精彩好看,如《不愛張愛玲的五大理由》之所謂:唯美,潔癖,早熟,無情,氣短;言之有理?!皬垚矍槭隆币惠嬛?,網友們個個都似張愛玲密友,對其身世遭際、性格命運、紅塵熱戀、前七年后八年……亦贊亦嘆,知心知意。一網友稱張愛玲清負決絕的生活姿態(tài)好似一味中藥的名字:獨話。一語中的,絕了。而“戲仿戲說”一輯文章比較好玩,對《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戲仿可圈可點,“張腔”拿捏得像極了;《復制張愛玲》一文寓正義于幽默,寫得有趣。“名利場”將張愛玲擺進中外文學史,“橫看成嶺側成峰”,與魯迅、錢鐘書、冰心、三毛、村上春樹、勞倫斯等比較高下短長,甚至將當今流行樂壇大腕王菲拉來相提并論,真是熱鬧、另類。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從“張迷”中分化出一些人,他們很清醒地意識到張愛玲的某種“危險意味”,意識到“張愛玲熱”的某種庸俗傾向,始終警惕和反抗著“被張愛玲化”——無論是人生取向上的甚或單單是文字上的,他們對張愛玲有意無意地在認同中保持著辯駁。也是,自從夏志清在其文學史中為張愛玲設專章、又經柯靈先生一番“遙寄”,張愛玲從文學邊緣走向如今大商場中與高檔化妝品擺在一處出售,20年了,張迷們也該在“迷”中留一份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