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與程序設計其他編程語言/工具Delphi 6開發(fā)人員指南

Delphi 6開發(fā)人員指南

Delphi 6開發(fā)人員指南

定 價:¥118.00

作 者: (美)Steve Teixeira,(美)Xavier Pacheco著;龍勁松,王瑜,謝尚書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Borland/Inprise核心技術叢書
標 簽: Delphi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109686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4cm+光盤1片 頁數: 844頁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講述Delphi最經典的著作之一,作為Delphi的新版本,Delphi 6不僅能幫助程序員高效開發(fā)Windows應用程序,簡化Web服務、中間軟件以及后臺數據庫系統的合成,還是目前惟一全面支持所有主流業(yè)界標準的開發(fā)工具和提高電子商務能力的利器。本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晰,用深入淺出的語言闡述了Delphi 6的精髓,對Delphi或即將移植到Delphi的程序員來說,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本書最后還介紹了Delphi在Internet方面的應用。在移動商務網絡編程越來越熱的今天,無疑會成為程序員關注的焦點。

作者簡介

  Steve Teixeira是Zone Labs的核心技術主管,Internet安全解決方案首席設計師。Steve以前擔任過移動無線軟件公司ThinSpace的首席技術官,并且在Full Moon Interactive擔任過全職電子商務開發(fā)人員。在Borland擔任研究開發(fā)軟件工程師期間,Steve在Delphi和C++Builder開發(fā)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Steve是4本獲獎暢銷書的作者,并且在軟件開發(fā)雜志上發(fā)表過許多文章,他的作品被譯成了多國文字。Steve經常在行業(yè)會議上發(fā)表演講。Xavier Pacheco是Xapware技術公司的總裁,該公司是一個軟件開發(fā)咨詢公司。Xavier也是經常擔任行業(yè)會議發(fā)言人,并且是Delphi期刊的資深作者。Xaiver是全球公認的Delphi專家和Borland指定的TeamB團體志愿人員。他是4本獲獎暢銷書的作者,其作品被譯成了多種語言。Xavier和他的妻子Annie以及兩個孩子Amanda和Zachary住在Colorrado Springs。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序言
前言
作者介紹
第一部分 基本知識
第1章 Delphi編程簡介
1.1 Delphi的產品家族介紹
1.2 認識Delphi
1.2.1 可視化開發(fā)環(huán)境的特性
1.2.2 編譯器速度和編譯后代碼執(zhí)行效率
1.2.3 編程語言的功能和復雜性的對立
1.2.4 數據庫結構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1.2.5 實現機制對設計和使用模式的增強
1.3 歷史回顧
1.3.1 Delphi 1
1.3.2 Delphi 2
1.3.3 Delphi 3
1.3.4 Delphi 4
1.3.5 Delphi 5
1.3.6 Delphi 6
1.4 Delphi IDE環(huán)境
1.4.1 主窗口
1.4.2 主菜單
1.4.3 Delphi工具欄
1.4.4 組件選項板
1.4.5 窗體設計器
1.4.6 對象觀察器
1.4.7 代碼編輯器
1.4.8 代碼瀏覽器
1.4.9 對象層次圖
1.5 項目源文件概述
1.6 應用程序簡介
1.7 事件處理機制的優(yōu)勢
1.8 快速原型化
1.9 可擴展的組件和環(huán)境
1.10 必須掌握的10種IDE功能
1.11 小結
第2章 Object Pascal語言
2.1 注釋
2.2 擴展過程和函數特性
2.2.1 函數調用中的圓括號
2.2.2 重載
2.2.3 缺省參數值
2.3 變量
2.4 常量
2.5 運算符
2.5.1 賦值運算符
2.5.2 比較運算符
2.5.3 邏輯運算符
2.5.4 數學運算符
2.5.5 按位運算符
2.5.6 增/減量運算
2.5.7 “計算-賦值”運算符
2.6 Object Pascal類型
2.6.1 類型比較
2.6.2 字符類型
2.6.3 字符串
2.6.4 變體類型
2.6.5 貨幣類型
2.7 用戶自定義類型
2.7.1 數組
2.7.2 動態(tài)數組
2.7.3 記錄
2.7.4 集合
2.7.5 對象
2.7.6 指針
2.7.7 類型別名
2.8 類型轉換和強制類型轉換
2.9 字符串資源
2.10 條件判斷語句
2.10.1 if語句
2.10.2 case語句
2.11 循環(huán)
2.11.1 for循環(huán)
2.11.2 while循環(huán)
2.11.3 repeat..until循環(huán)
2.11.4 Break()過程
2.11.5 Continue()過程
2.12 過程和函數
2.13 作用域
2.14 單元
2.14.1 uses子句
2.14.2 單元循環(huán)引用
2.15 包
2.15.1 使用Delphi包
2.15.2 包的語法格式
2.16 面向對象編程
2.17 使用Delphi對象
2.17.1 聲明和實例化
2.17.2 析構
2.17.3 方法
2.17.4 方法的類型
2.17.5 屬性
2.17.6 可見區(qū)域說明符
2.17.7 友元類
2.17.8 對象的秘密
2.17.9 TObject:所有對象的祖先
2.17.10 接口
2.18 結構化異常處理
2.18.1 異常類
2.18.2 異常執(zhí)行流程
2.18.3 異常的再激活
2.19 運行時信息
2.20 小結
第3章 理解Windows消息
3.1 什么是消息
3.2 消息的類型
3.3 Windows消息系統的工作方式
3.4 Delphi的消息系統
3.5 消息的處理
3.5.1 消息處理:并非無約定
3.5.2 為Result消息值賦值
3.5.3 TApplication類型的OnMessage事件
3.6 發(fā)送自己的消息
3.6.1 Perform()方法
3.6.2 SendMessage()和PostMessage()API函數
3.7 非標準消息
3.7.1 通知消息
3.7.2 內部VCL消息
3.7.3 用戶定義消息
3.8 剖析VCL的消息系統
3.9 消息和事件之間的關系
3.10 小結
第二部分 高級技術
第4章 編寫可移植代碼
4.1 版本兼容的共性
4.1.1 版本判斷
4.1.2 單元、組件和包
4.1.3 關于IDE的討論
4.2 Delphi和Kylix兼容性
4.2.1 Linux中不具備的特性
4.2.2 編譯器和語言特性
4.2.3 平臺相關特點
4.3 Delphi 6的新特性
4.3.1 變體變量
4.3.2 枚舉類型
4.3.3 $IF指示符
4.3.4 潛在的二進制DFM的不兼容
4.4 從Delphi 5升級
4.4.1 可寫的類型常量
4.4.2 Cardinal一元取反操作
4.5 從Delphi 4升級
4.5.1 RTL問題
4.5.2 VCL問題
4.5.3 Internet開發(fā)主題
4.5.4 數據庫問題
4.6 從Delphi 3升級
4.6.1 無符號32位整數
4.6.2 64位整數
4.6.3 Real類型
4.7 從Delphi 2升級
4.7.1 Boolean類型的改變
4.7.2 ResourceString
4.7.3 BTL的改變
4.7.4 TCustomForm
4.7.5 GetChildren()
4.7.6 自動化服務器
4.8 從Delphil升級
4.9 小結
第5章 多線程技術
5.1 闡述線程
5.1.1 多任務的類型
5.1.2 在Delphi應用程序中使用多線程
5.1.3 線程的濫用
5.2 TThread對象
5.2.1 TThread基礎
5.2.2 線程實例
5.2.3 線程終止
5.2.4 和VCL同步
5.2.5 應用程序Demo
5.2.6 優(yōu)先級和調度
5.2.7 線程的掛起和恢復
5.2.8 線程中的計時
5.3 管理多線程
5.3.1 線程局部存儲
5.3.2 線程同步
5.4 多線程應用程序范例
5.4.1 用戶界面
5.4.2 搜索線程
5.4.3 調整優(yōu)先級
5.5 多線程訪問BDE
5.6 多線程圖形操作
5.7 纖程
5.8 小結
第6章 動態(tài)鏈接庫
6.1 何謂DLL
6.2 靜態(tài)鏈接和動態(tài)鏈接
6.3 為何要用DLL
6.3.1 多個應用程序共享代碼、資源和數據
6.3.2 隱藏實施細節(jié)
6.4 創(chuàng)建和使用DLL
6.4.1 數美分(簡單的DLL)
6.4.2 通過DLL顯示模式窗體
6.5 通過DLL顯示無模式窗體
6.6 在Delphi應用程序中使用DLL
6.7 顯式調用DLL
6.8 動態(tài)鏈接庫的入口/出口函數
6.8.1 進程和線程的初始化和結束標準函數
6.8.2 DLL入口/出口示例
6.9 DLL中的異常
6.9.1 在16位Delphi中捕捉異常
6.9.2 異常和Safecall指示符
6.10 回調函數
6.10.1 使用回調函數
6.10.2 繪制Owner-Draw列表框
6.11 通過DLL調用回調函數
6.12 共享不同進程中的DLL數據
6.12.1 創(chuàng)建共享內存的DLL
6.12.2 使用共享內存的DLL
6.13 從DLL中輸出對象
6.14 小結
第三部分 數據庫開發(fā)
第7章 Delphi數據庫體系結構
7.1 數據庫類型
7.2 數據庫體系結構
7.3 連接到數據庫服務器
7.3.1 數據庫連接概述
7.3.2 建立數據庫連接
7.4 操作數據集
7.4.1 打開及關閉數據集
7.4.2 導航數據集
7.4.3 管理數據集
7.4.4 數據集狀態(tài)
7.5 操作字段
7.5.1 字段值
7.5.2 字段數據類型
7.5.3 字段名稱及號碼
7.5.4 管理字段數據
7.5.5 操作BLOB字段
7.5.6 過濾數據
7.5.7 搜索數據集
7.5.8 關鍵字查找
7.5.9 使用數據模塊
7.5.10 查找、范圍及過濾器演示
7.5.11 書簽
7.6 小結
第8章 用dbExpress進行數據庫開發(fā)
8.1 使用dbExpess
8.1.1 單向、只讀數據集
8.1.2 dbExpress與BDE比較
8.1.3 dbExpress支持跨平臺開發(fā)
8.2 dbExpress組件
8.2.1 TSQLConnection
8.2.2 TSQLDataset
8.2.3 顯示查詢結果
8.2.4 向后兼容組件
8.2.5 TSQLMonitor
8.3 設計可編輯的dbExpress應用程序
8.4 部署dbExpress應用程序
8.5 小結
第9章 用dbGo for ADO進行數據庫開發(fā)
9.1 dbGo介紹
9.2 Mcrosoft的統一數據訪問策略概述
9.3 OLE DB、ADO、ODBC概述
9.4 使用dbGo for ADO
9.4.1 為ODBC建立OLE DB提供者
9.4.2 Access數據庫
9.5 dbGo for ADO組件
9.5.1 TADOConnection
9.5.2 建立數據庫連接
9.5.3 回避/替代登錄提示
9.5.4 TADOCommand
9.5.5 TADODataset
9.5.6 類似BDE的數據集組件
9.6 事務處理
9.7 小結
第四部分 基于組件的開發(fā)
第10章 組件體系:VCL和CLX
10.1 關于新的CLX
10.2 何謂組件
10.3 組件的層次結構
10.3.1 非可視組件
10.3.2 可視組件
10.4 組件結構
10.4.1 屬性
10.4.2 屬性的類型
10.4.3 方法
10.4.4 事件
10.4.5 流式屬性
10.4.6 所有權
10.4.7 父子關系
10.5 可視組件的繼承關系
10.5.1 TPersistent類
10.5.2 TPersistent方法
10.5.3 TComponent類
10.5.4 TControl類
10.5.5 TWinControl和TWidgetControl
10.5.6 TGraphicControl類
10.5.7 TCustomControl類
10.5.8 其他類
10.6 運行期類型信息
10.6.1 TypInfo.pas單元:運行類型信息的定義者
10.6.2 獲取類型信息
10.6.3 獲得方法指針的類型信息
10.6.4 獲取有序類型的類型信息
10.6.5 通過RTTI為屬性賦值
10.7 小結
第11章 編寫VCL組件
11.1 組件設計基礎
11.1.1 決定是否應編寫組件
11.1.2 編寫組件的步驟
11.1.3 確定祖先類
11.1.4 創(chuàng)建組件單元
11.1.5 創(chuàng)建屬性
11.1.6 創(chuàng)建事件
11.1.7 創(chuàng)建自定義方法
11.1.8 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
11.1.9 注冊組件
11.1.10 測試組件
11.1.11 提供組件圖標
11.2 組件示例
11.2.1 擴展Win32組件包裝器的性能
11.2.2 TddgRunButton:創(chuàng)建屬性
11.3 TddgButtonEdit:一個容器組件
11.3.1 設計決策
11.3.2 顯露屬性
11.3.3 顯露事件
11.3.4 TddgDigitalClock:創(chuàng)建組件事件
11.3.5 把窗體添加到組件面板
11.4 小結
第12章 高級VCL組件構造技術
12.1 偽可視組件
12.1.1 擴展提示功能
12.1.2 創(chuàng)建一個THintWindow派生類
12.1.3 橢圓型窗口
12.1.4 激活THintWindow派生窗口
12.1.5 運用TDDGHintWindow
12.2 動態(tài)組件
12.2.1 滾動字幕組件
12.2.2 編寫組件
12.2.3 在屏幕以外的位圖上繪制
12.2.4 描繪組件
12.2.5 讓組件“動起來”
12.2.6 測試TddgMarquee組件
12.3 編寫屬性編輯器
12.3.1 創(chuàng)建一個繼承的屬性編輯器對象
12.3.2 將屬性作為文本進行編輯
12.3.3 注冊新的屬性編輯器
12.3.4 利用對話框將屬性作為整體進行編輯
12.4 組件編輯器
12.4.1 TComponentEditor
12.4.2 一個簡單的組件
12.4.3 一個簡單的組件編輯器
12.4.4 注冊組件編輯器
12.5 對非公開的組件數據執(zhí)行流操作
12.5.1 定義屬性
12.5.2 DefineProperty()的例子
12.5.3 TddgWaveFile:DefineBinaryProperty()用法示例
12.6 屬性類別
12.6.1 類別類
12.6.2 自定義類別
12.7 組件列表:TCollection和TCollectionItem
12.7.1 定義TCollectionItem類:TRunBtnItem
12.7.2 定義TCollection類:TRunButtons
12.7.3 實現TddgLaunchPad、TRun-BtnItem和TRunButtons
12.7.4 用對話框屬性編輯器編輯TCollectionItem組件的列表
12.8 小結
第13章 CLX組件開發(fā)
13.1 何謂CLX
13.2 CLX的體系結構
13.3 移植問題
13.4 組件示例
13.4.1 TddgSpinner組件
13.4.2 設計期增強工具
13.4.3 組件引用和圖像列表
13.4.4 CLX數據感知組件
13.5 CLX設計編輯器
13.6 包
13.6.1 命名約定
13.6.2 運行期包
13.6.3 設計期包
13.6.4 單元注冊
13.6.5 組件位圖
13.7 小結
第14章 充分發(fā)揮包的作用
14.1 為何要用包
14.1.1 精簡代碼
14.1.2 發(fā)布更小的應用程序--應用程序分割
14.1.3 組件容器
14.2 為何不用包
14.3 包的類型
14.4 包文件
14.5 使用運行期包
14.6 把包安裝到Delphi IDE中
14.7 創(chuàng)建包
14.7.1 包編輯器
14.7.2 包設計方案
14.8 包的版本化
14.9 包編譯器指示符
14.10 包的命名約定
14.11 使用運行期(插件)包的可擴展應用程序
14.12 從包中導出函數
14.13 獲取包的信息
14.14 小結
第15章 COM開發(fā)
15.1 COM基礎
15.1.1 COM2組件對象模型
15.1.2 COM、ActiveX和OLE之間的對比
15.1.3 術語
15.1.4 ActiveX的優(yōu)勢
15.1.5 OLE 與OLE 2的對比
15.1.6 結構化存儲
15.1.7 統一數據傳輸
15.1.8 線程模式
15.1.9 COM+
15.2 COM與Object Pascal
15.2.1 接口
15.2.2 使用接口
15.2.3 HResult返回類型
15.3 COM對象和類工廠
15.3.1 TComObject和TComObject-Factory
15.3.2 in-process COM服務器
15.3.3 創(chuàng)建in-proc COM服務器實例
15.3.4 out-of-process COM服務器
15.4 聚合
15.5 分布式COM
15.6 Automation
15.6.1 IDispatch
15.6.2 類型信息
15.6.3 后期綁定與早期綁定的對比
15.6.4 注冊
15.6.5 創(chuàng)建Automation服務器
15.6.6 創(chuàng)建Automation控制器
15.7 高級Automation技術
15.7.1 Automation事件
15.7.2 Automation集合
15.7.3 類型庫新增接口類型
15.7.4 二進制數據的交換
15.7.5 后臺:COM的語言支持
15.8 TOleContainer
15.8.1 一個簡單的示例程序
15.8.2 一個較為復雜的示例程序
15.9.4 小結
第16章 Windows外殼編程
16.1 托盤圖標組件
16.1.1 API
16.1.2 處理消息
16.1.3 圖標及提示
16.1.4 鼠標點擊
16.1.5 隱藏應用程序
16.1.6 托盤圖標應用程序示例
16.2 應用程序桌面工具欄
16.2.1 API
16.2.2 TAppBar:AppBar的窗體
16.2.3 使用TAppBar
16.3 外殼鏈接
16.3.1 獲取IShellLink實例
16.3.2 使用IShellLink
16.3.3 創(chuàng)建一個外殼鏈接
16.3.4 獲取及設置鏈接信息
16.3.5 示例程序
16.4 外殼擴展
16.4.1 COM對象向導
16.4.2 復制鉤子處理器
16.4.3 環(huán)境菜單處理器
16.4.4 圖標處理器
16.4.5 信息提示處理器
16.5 小結
第17章 使用Open Tools API
17.1 Open Tools接口
17.2 使用Open Tools API
17.2.1 簡單的向導
17.2.2 Wizard向導
17.2.3 DDG Search
17.3 窗體向導
17.4 小結
第五部分 企業(yè)開發(fā)
第18章 使用COM+/MTS開發(fā)事務程序
18.1 什么是COM+
18.2 使用COM的原因
18.3 服務
18.3.1 事務
18.3.2 安全
18.3.3 及時激活
18.3.4 隊列組件
18.3.5 對象緩沖池
18.3.6 事件
18.4 運行期
18.4.1 注冊數據庫(RegDB)
18.4.2 配置組件
18.4.3 運行環(huán)境(Contexts)
18.4.4 Neutral線程
18.5 創(chuàng)建COM+應用程序
18.5.1 目標:規(guī)模
18.5.2 執(zhí)行環(huán)境
18.5.3 有狀態(tài)(Stateful)和無狀態(tài)(Stateless)
18.5.4 生命周期管理
18.5.5 COM+應用程序的組織
18.5.6 有關事務的思考
18.5.7 資源
18.6 Delphi中的COM+
18.6.1 COM+向導
18.6.2 COM+框架
18.6.3 Tic-Tac-Toe: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序
18.6.4 調試COM+應用程序
18.7 小結
第19章 CORBA開發(fā)
19.1 CORBA特性
19.2 CORBA體系結構
19.2.1 OSAgent
19.2.2 接口
19.3 接口定義語言
19.3.1 基本類型
19.3.2 用戶定義類型
19.3.3 別名
19.3.4 枚舉
19.3.5 結構
19.3.6 數組
19.3.7 序列
19.3.8 方法參數
19.3.9 模塊
19.4 銀行案例
19.5 復雜數據類型
19.6 Delphi、CORBA和Enterprise Java Beans(EJB)
19.6.1 Delphi程序員EJB速成
19.6.2 EJB是一種特殊的組件
19.6.3 EJB在容器中運行
19.6.4 EJB具有預定義的API
19.6.5 Home(本地)接口和Remote(遠程)接口
19.6.6 EJB的類型
19.6.7 配置JBuilder 5以開發(fā)EJB
19.6.8 創(chuàng)建一個簡單的“Hello'world” EJB
19.7 CORBA和Web Services
19.7.1 創(chuàng)建Web Service
19.7.2 創(chuàng)建SOAP客戶端應用程序
19.7.3 添加CORBA客戶端代碼至Web Service中
19.8 小結
第20章 BizSnap開發(fā):基于SOAP的Web Services
20.1 Web Services
20.2 SOAP
20.3 編寫Web Service
20.3.1 TWebModule
20.3.2 定義一個可調用接口
20.3.3 實現一個可調用接口
20.3.4 測試Web Service
20.4 從客戶端調用Web Service
20.4.1 為遠程可調用對象產生一個輸入單元
20.4.2 使用THTTPRIO組件
20.5 小結
第21章 DataSnap開發(fā)
21.1 創(chuàng)建多層應用程序的機制
21.2 多層體系結構的優(yōu)點
21.2.1 集中商業(yè)邏輯
21.2.2 瘦客戶結構
21.2.3 自動錯誤調解
21.2.4 公文包模型
21.2.5 容錯性
21.2.6 負載平衡
21.3 典型的DataSnap結構
21.3.1 服務器
21.3.2 客戶端
21.4 使用DataSnap創(chuàng)建應用程序
21.4.1 創(chuàng)建服務器
21.4.2 創(chuàng)建客戶端
21.5 更多增強應用程序健壯性的措施
21.5.1 客戶端優(yōu)化技術
21.5.2 應用程序服務器技術
21.6 實例
21.7 Client Dataset組件的更多特性
21.8 典型錯誤
21.9 配置DataSnap應用程序
21.9.1 發(fā)放許可證
21.9.2 DCOM配置
21.9.3 文件配置
21.9.4 Internet配置考慮(防火墻)
21.10 小結
第六部分 Internet開發(fā)
第22章 ASP開發(fā)
22.1 理解活動服務器對象
22.2 活動服務器對象向導
22.2.1 類型庫編輯器
22.2.2 新方法
22.2.3 ASP Response對象
22.2.4 第一次運行
22.2.5 ASP Request對象
22.2.6 重新編譯活動服務器對象
22.2.7 再次運行活動服務器對象
22.3 ASP Session、Server和Application對象
22.4 活動服務器對象及數據庫
22.5 活動服務器對象及NetCLX支持
22.6 調試活動服務器對象
22.6.1 使用MTS調試活動服務器對象
22.6.2 采用Windows NT 4調試
22.6.3 采用Windows 2000調試
22.7 小結
第23章 WebSnap開發(fā)
23.1 WebSnap的特性
23.1.1 多個Webmodule
23.1.2 服務器執(zhí)行腳本
23.1.3 TAdapter(適配器)組件
23.1.4 多種調度方法
23.1.5 Page producer(頁面生成器)組件
23.1.6 會話管理
23.1.7 登錄服務
23.1.8 用戶跟蹤
23.1.9 HTML管理
23.1.10 文件上傳服務
23.2 websnap開發(fā)
23.2.1 應用程序的設計
23.2.2 為應用程序添加功能
23.2.3 導航菜單欄
23.2.4 登錄
23.2.5 管理用戶偏好數據
23.2.6 在會話之間保存偏好數據
23.2.7 圖像處理
23.2.8 顯示數據
23.2.9 將應用程序轉換為ISAPI DLL
23.3 高級話題
23.3.1 LocabFileServices(文件定位服務)
23.3.2 文件上傳
23.3.3 包含定制模板
23.3.4 在TAdapterPageProducer中定制組件
23.4 小結
第24章 無線開發(fā)
24.1 開發(fā)技術的發(fā)展:回顧
24.1.1 20世紀80年代以前:龐然大物時代
24.1.2 20世紀80年代后期:桌面數據庫應用程序
24.1.3 20世紀90年代早期:客戶端/服務器
24.1.4 20世紀90年代后期:多層結構及基于Internet的事務處理
24.1.5 21世紀早期:擴展到無線移動領域的應用程序基礎架構
24.2 移動無線設備
24.1.3 20世紀90年代早期:客戶端/服務器
24.1.4 20世紀90年代后期:多層結構及基于Internet的事務處理
24.1.5 21世紀早期:擴展到無線移動領域的應用程序基礎架構
24.2 移動無線設備
24.2.1 移動電話
24.2.2 palmos設備
24.2.3 Pocket PC
24.2.4 RIM BlackBerrv
24.3 無線電技術
24.3.1 GSM、CDMA和TDMA
24.3.2 CDPD
24.3.3 3G
24.3.4 GPRS
24.3.5 藍牙
24.3.6 802.11
24.4 基于服務器的無線數據技術
24.4.1 SMS
24.4.2 WAP
24.4.3 I-mode
24.4.4 PQA
24.5 無線用戶體驗
24.5.1 環(huán)路選擇網絡和數據包選擇網絡
24.5.2 無線并非Web
24.5.3 窗體因素的重要性
24.5.4 數據輸入和導航技術
24.5.5 M-Commerce
24.6 小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