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李歐梵自選集

李歐梵自選集

李歐梵自選集

定 價:¥22.00

作 者: 李歐梵著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學人文叢
標 簽: 理論

ISBN: 9787532079186 出版時間: 2002-05-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7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片斷:徐志摩:感情的一生 Allmylifeexperienceshavetheircluesinemotion. ——徐志摩一九一○年,郁達夫在杭州第一中學念書時,遇上一個“頭大尾巴小,戴著金邊近視眼鏡的頑皮小孩”,他時??葱≌f,但中文作文的分數(shù)總是全班最高的。這個頑皮小孩就是徐志摩,后來成為現(xiàn)代中國其中一位最重要的詩人。郁達夫和徐志摩一生都是很要好的朋友,但他們在中學畢業(yè)后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郁達夫去了日本,患上嚴重的抑郁癥,終日失魂落魄。徐志摩則跑到美國去念銀行學,然后轉(zhuǎn)到英國,學會了歐美的口味,回國便以詩人之名聞世。郁達夫和徐志摩不同的留學經(jīng)驗,可以說是代表了現(xiàn)代中國兩大類別的留學生:留學日本的以及在西方受教育的。此外,徐志摩的思想和行為,更是屬于西方傳統(tǒng)中英美的部分,盡管他也熟悉法國文化,足可以跟在法國和德國留學及生活的人溝通交流。大概由于他們教育背景及性格上的差異,郁達夫和徐志摩代表了不同的方向。他們二人都是感情極為豐富的人,但他們處理感情的方法卻很不相同;他們都是二十年代著名的文人,所處的位置也很不一樣。郁達夫以一種自我剖白以及“自我形象”(visionoftheself)的方式,不斷擴大他的主觀主義傾向,但徐志摩則癡如狂地追求愛,并把這傾向推到新的高峰。少年時期嶄露頭角徐志摩跟郁達夫是同年(一八九六)出生的,都是來自浙江省。但徐志摩跟郁達夫很不一樣,他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他父親徐申如是銀行家和工業(yè)家,也是硤石鎮(zhèn)的商會領(lǐng)袖,友人中有一位叫張謇,是著名的企業(yè)家。徐志摩說過:“我查過我的家譜,從永樂以來,我們家里沒有寫過一行可供傳誦的詩句”。徐申如也許是他們家族中最成功的。他在上海開了一所錢莊,當辛亥革命席卷浙江時,他暗地里把軍火運給革命軍,幫助他們占領(lǐng)杭州。由于他父親高瞻遠矚,長袖善舞,徐志摩享受了快樂平靜的童年,沒有受到周圍動蕩的社會及政治形勢所影響。他所經(jīng)過唯一的傷心事,是他六歲時祖父的去世?!澳鞘俏疑降谝淮慰膳碌慕?jīng)驗,但我追想當時的心理,我對于死的見解,也不見得比華翁的那位小姑娘高明”。所以,他跟魯迅和郁達夫很不同,他是在一個溫暖的家庭長大,因而養(yǎng)成了一種樂觀開放,從不多疑善護的性格。徐志摩四歲開始接受傳統(tǒng)的私塾教育,十一歲入讀陵石開智學堂,是一所新式的學校,成績是全班之冠,得了“神童”的稱號。一九○九年十三歲畢業(yè)時,他已能以熟練的文言文寫出工整的論文。一九一○年,他考入杭州中學,和郁達夫同班,內(nèi)向害羞的郁達夫只能對這位活潑開朗的同窗充滿羨意,而徐志摩更因為成績優(yōu)異而當上了班長。這時候,中國所有新式學校都受到梁啟超一人的影響。徐志摩后來便成為梁啟超的入室弟子,在早年所寫的文字里便已清楚流露梁啟超影響的痕跡,他投稿到學校的刊物,當中便有《鐳錠與地球之歷史》以及《論小說與社會之關(guān)系》,這明顯是受了梁啟超的名文《論小說與群治之關(guān)系》的影響。徐志摩的才華受到興武將軍督理浙江軍務(wù)朱瑞的秘書張嘉傲的賞識。張嘉璈在一九一五年巡視杭州中學,讀到徐志摩的一篇文章,很是喜歡。他肯定徐志摩將來一定會成就非凡,于是跟徐家談好婚事,把妹妹嫁給徐志摩。張家在江蘇省也是望族,兄弟中還有后來成為知名哲學家的張君勱,以及后來與徐志摩一起出版《新月月刊》的張嘉鑄。他們的妹妹張幼儀在一九一五年嫁給徐志摩時只有十五歲。徐父要把婚禮弄得鋪張華麗,但因為愛兒堅持,婚禮采用新式進行。徐志摩似乎很喜歡新娘子,她知書識禮,且看來也很開通。一九一五年,徐志摩在杭州中學(辛亥革命后改名為杭州第一中學)畢業(yè)后,先去了上海,在上海大學讀了不久,便轉(zhuǎn)到天津的北洋大學去。一九一六年,北洋大學的法學院合并到北京大學,徐志摩便成了北大法律及政治系學生。就是在北京,經(jīng)由張家的介紹,徐志摩成為梁啟超的入室弟子。據(jù)說,在跟梁啟超見面時,徐志摩在這位文化巨人面前顯得很靦腆不安,平常雄辯滔滔的口才也沒法施展出來。回來后,他寫了一封很謙卑的信給梁啟超,表達他的敬重之情,并談了自己的抱負。梁啟超后來也說徐是自己其中一名最鐘愛的弟子。徐志摩還開始熟讀梁啟超的作品,大受觸動,更從《紅樓夢》里借來句子:“弟子的也該燒了。”一九一八年春天,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兒子出生了,舉家因為這新生命的來臨而高興萬分之際,徐志摩在那年夏天登上郵輪,橫渡太平洋,到美國留學去。面對著洶涌的波濤,少年的雄心給激發(fā)了,他寫了一封長信給家人和朋友,當中的思想內(nèi)容充分見到梁啟超的影響:況今日之世,內(nèi)憂外患,志士責興,所謂時勢造英雄也。……志摩滿懷凄愴,不覺其言之冗而氣之激,瞻彼弁髦,惄如搗兮,有不得不一吐其愚以商榷于我諸先進之前也。摩少鄙,不知世界之大,感社會之惡流,幾何不喪其所操,而入醉生夢死之途,此其自為悲憐不暇,故益自奮勉,將悃悃愊愊,致其忠誠,以踐今日之言,幸而有成,所以答諸先生期望之心于萬一也。八月三十一日徐志摩在太平洋舟中記。這封信所表達的不外乎一種含糊的、天真的政治熱誠,這在當時年輕人中很普遍。由于他父親原是要他繼承父業(yè),將來打理錢莊的業(yè)務(wù),因此,他在一九一八年秋天在克拉克大學注冊的是主修銀行業(yè)及社會學的。念社會學大概能夠反映徐志摩要改革“社會的罪惡趨向”,而選擇克拉克大學卻可能是出于另外的考慮。克拉克大學是由商人喬納斯·希爾曼·克拉克(JonasGillnanClalk)以及教育家格朗維爾·斯丹利·賀爾(GranvilleStanleyHall)在一八八七年創(chuàng)辦的,最初只開設(shè)研究院課程,是美國最早的兩所研究院大學之一,另外的一所是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Hopkins)。在第一任校長賀爾博士領(lǐng)導下,克拉克大學吸引了很多知名學者到來,當中包括佛洛伊德,他應(yīng)賀爾的邀請,在一九一○年到來,作了五次心理分析的演講。徐志摩入學的時候,克拉克大學以克拉克先生遺愿所設(shè)立的基金來開設(shè)了三年制的大學課程,并為一些財政短細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入學的手續(xù)也較簡單。也許徐志摩和其他中國留學生就是為了這些實際原因而涌到克拉克大學去的。由于徐志摩只念過三年高中,大概是以一種轉(zhuǎn)校形式調(diào)過來的。由于克拉克大學的學術(shù)要求很高,徐志摩與四位從中國來的室友(其中一位是李濟,后來成為著名的考古學家)設(shè)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六時起床,七時朝會(激發(fā)恥心),晚唱國歌,十時半歸寢,日間勤學而外,運動跑步閱報?!北M管這時候身在異鄉(xiāng),但徐志摩仍然繼續(xù)在老師梁啟超的影子下生活。除了修讀弗蘭克·M·曼金斯(FrankH.Mankins)的社會學和哈里·E·巴恩斯(HarryE.Barnes)的歷史科外,他還埋首于梁啟超所寫的《意大利三杰傳》,這是向國人介紹加富爾、馬志尼、加里波第的英雄事跡的作品。在一封寫給梁啟超的信里,徐志摩記下了初抵麥斯省晤斯忒(Massachusetts,Worcester)的感受:“生計國人于此不及百,學者十人而已。此間人士切心戰(zhàn)事,上下敵汽,愛國熱忱,可為敬畏。其市則供給日匾,物價日昂,生活艱難?!碑敃r,歐戰(zhàn)剛結(jié)束,他也浸淫在全鎮(zhèn)的興奮歡愉中??墒?,當他聽到巴黎和會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利益轉(zhuǎn)與日本時,他感到很憤慨。一九一九年,中國爆發(fā)了五四運動,舉國抗議巴黎和會的決定,徐志摩卻只能遠在美國東岸新英格蘭的一角遙作呼應(yīng)。一九一九年六月,徐志摩以優(yōu)異的成績在克拉克大學畢業(yè),轉(zhuǎn)到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政治科學,一年后取得碩士學位。他的政治熱情并沒有減退。據(jù)說,他曾經(jīng)為中國留學生組織了不少課外活動,還是“中國留美學生華盛頓會議后援會”的活躍成員。他的書架上放滿了有關(guān)蘇聯(lián)的書籍,使他在留學生中得到“鮑爾雪微克”的稱號。他也為社會主義所吸引,他說“我最初看到的社會主義是馬克思前期的,勞勃脫歐溫(RobertOwen)一派,人道主義,慈善主義,以及烏托邦主義混成一起的。正合我的脾胃。我最容易感情沖動”。青年徐志摩的激進色彩,其實在當時的中國學生中是很普遍的。他們的政治取向是要建立一個“新”的中國,藍圖卻是來自外國的。政治上的激進主義,就像青年徐志摩所展露的一樣,是要為國家服務(wù),而不是要反對國家。對徐志摩以及其他留學生來說,在海外留學是一種實際的訓練過程,以準備他們?nèi)蘸蠡貒鴵沃匾奈恢?。徐志摩在寫給親友的信中所顯露的使命感,他在克拉克大學嚴謹?shù)墓ぷ鲿r間表,還有他所吸收的西方社會主義作品,全都指向這種實際的方向。以他的家庭背景及網(wǎng)絡(luò),徐志摩很可能很輕易便在政治或財經(jīng)方面大展拳腳,而無須經(jīng)歷郁達夫的挫敗。但據(jù)徐志摩自己說,他從政治轉(zhuǎn)往寫詩,當中的過程完全是出于意料之外:“在二十四歲以前我對于詩的興味遠不如我對于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個中國的Hamilton!……我這樣一個人如果真會成功一個詩人——那還有什么話說?”

作者簡介

  李歐梵,1939年生于河南。1961年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yè)后,留學美國哈佛大學,主修中國近代思想史,兼及文學,1970年獲博士學位。曾先后任教于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印第安那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現(xiàn)為哈佛大學東亞語文學系教授。代表著作有《中國現(xiàn)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鐵屋中的吶喊》、《現(xiàn)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等。

圖書目錄

    自序
   浪漫一代
   文學界的出現(xiàn)
   郁達夫:孤寂者的漂泊
   郁達夫:自我的幻像
   徐志摩:感情的一生
   徐志摩:伊卡洛斯的歡愉
   話語的邊緣
   “批評空間”的開創(chuàng)
    ——從《申報·自由談》談起
   現(xiàn)代中國電影傳統(tǒng)初探
   香港電影
    ——嘲諷與寓言
   上海摩登
   重繪上海文化地圖
   上海的世界主義
   雙城記
   文化、文學與現(xiàn)代性
   晚清文化、文學與現(xiàn)代性
   當代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性與后現(xiàn)代性
   歐游心影
   南美和東歐文學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啟發(fā)
   捷克現(xiàn)代民族詩人塞浮特
   哈維爾的啟示
   布拉格一日
   重游布拉格札記
   主要著作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