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藝術哲學》為德國著名哲學家弗·威·約·封·謝林(1775~1854)的一部重要學術著作,在哲學和文學藝術領域具有長遠的價值。本書從歷史上論述了一般藝術的形成、發(fā)展、特征、根本規(guī)律,對詩歌、雕塑、繪畫、建筑藝術、悲劇、喜劇、音樂、戲劇、神話、敘事詩等的種種形態(tài)、特征和藝術規(guī)律作了精辟的、經典式的論述,并涉及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荷馬、維吉爾、但丁、歌德、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等眾多歐洲詩人和作家,以及菲迪亞斯、提香、拉斐爾、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藝術大師。《藝術哲學》一書,謝林完成于其哲學活動的中期,即最成熟的時期(約1801~1809年)。正是在這一時期,他從先驗唯心主義轉向同一哲學。謝林早期形成的許多哲學觀點,亦反映于這一著作。早期的謝林將泛美主義和藝術視為最重要的認識舉動,視為反映萬事萬物的方式,視為絕對的自我直觀。馬克思和恩格斯將謝林的早期哲學思想同晚期的哲學思想明確地加以區(qū)分,充分肯定了其早期的“真誠的青春思想”,并批判地吸收了其中的合理成分。所謂“藝術哲學”,在謝林的先驗哲學中居于特殊的地位?!端囆g哲學》構成德國浪漫主義的一定的組成部分,并成為從康德到黑格爾的德國古典美學發(fā)展中的一個階段。謝林論述了一般美學原理,并探討了種種藝術形態(tài)和體裁。謝林的著述對法國、英國、俄國等國家藝術和文學以及美學思想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就美學范疇而言,謝林被視為黑格爾的志同道合者,同樣將辯證法運用于美學問題。關于神話的論述,在《藝術哲學》中居于顯著地位。據謝林看來,“神話是任何藝術不可或缺的條件和始初質料”。所謂“神話”,無非是尤為壯偉的、其絕對面貌的宇宙。神話即是世界,又是土壤,惟有植根于此,藝術作品始可吐葩爭艷、繁榮昌盛。神話是永恒的質料,仰賴于這種質料,一切藝術形態(tài)得以燦爛奪目、千姿百態(tài)地呈現(xiàn)于世。神話是任何藝術的元素和范型。謝林對理論問題的生動探索、對藝術問題的敏銳觀察、對藝術規(guī)律的深邃闡述,對唯物主義的藝術理論和美學理論頗有助益。謝林在其探考中,不僅立足于民族的哲學—美學傳統(tǒng),并依據康德、席勒和費希特的學說。據謝林看來,藝術猶如自然,是某種統(tǒng)一體。種種藝術和藝術體裁,具有內在聯(lián)系,構成統(tǒng)一的整體,它們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它們從不同的側面,以不同的手段再現(xiàn)絕對。謝林關于悲劇、喜劇、敘事詩、抒情詩、小說以及種種藝術形態(tài)的理論,博得遠見卓識的學者的關注和贊譽。本書系依據弗·威·謝林生前講演遺稿整理而成。首次講演,于1802年冬至1803年在耶拿;其余數次,于1804和1805年在維爾茨堡。步入謝林的《藝術哲學》,將會發(fā)現(xiàn)無數“珍寶”;這些“珍寶”就是在今天依然具有充分的價值,并給人以啟迪。本書論述廣博而精湛;為了便于閱讀,針對所涉及的內容以及人物形象作了必要的注釋和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