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元典文化叢書”的說明
一 劉安·新道家·《淮南子》
1.劉安傳略
(1)家世不幸,幼年喪父
(2)天下奇才,招士著書
(3)被逼謀反,事敗自殺
2.劉安所處的時代
(1)漢初皇權與封國的矛盾
(2)儒道兩家思想的競爭
3.《淮南子》與新道家
(1)新道家與淮南學派
(2)《淮南子》不是雜家應為新道家
4.《淮南子》的傳本、內容結構及研究
(1)《淮南子》的書名和傳本
(2)《淮南子》的著書宗旨和各篇內容及結構
(3)《淮南子》的研究情況
二 《淮南子》的主要思想
1.《淮南子》的理論基礎一一道論
(1)道的含義
(2)道的特征
(3)道與幾個概念的關系
2.《淮南子》的宇宙論
(1)宇宙形成說
(2)天人關系說
(3)地人相關說
3.《淮南子》的政治論
(1)無為論
(2)民本論
(3)君臣論
(4)新道家政治論體系
三 《淮南子》與中國古代政治觀
1.《淮南子》與“霸王道雜之”
(1)漢初政治的王道、霸道并用
(2)漢武帝儒、法、道兼治
(3)霸王道雜之的影響
2.《淮南子》與無為政治
(1)盛況空前的漢初無為而治
(2)無為政治的影響
四 《淮南子》與傳統(tǒng)教育觀
1.《淮南子》與德育教育觀
(1)“循性保真”、“率性而行”的道德本源論
(2)儒道結合的德育評價標準
2.《淮南子》與智育教育觀
(1)“仁智統(tǒng)一”與“掩其聰明”的才智論
(2)“不學”與“學”的智育教學論
(3)豐富的科技教育內容及影響
3.《淮南子》與審美教育觀
(1)“自然”與“和諧”的審美理想
(2)“無為誠樂”與“美善相樂”的審美教化論
五 《淮南子》與道教
1.從道家到道教的橋梁
(1)神仙出世論與道教的形成
(2)《淮南子》與道教的道術
(3)“氣類相感論”與道教道法
2.《淮南子》與道教義理
(1)對“道”的崇拜與信仰
(2)崇拜鬼神
(3)崇拜方仙道
(4)事生為本,事死為末
六 《淮南子》與傳統(tǒng)軍事理論
1.義戰(zhàn)論
(1)戰(zhàn)爭是不可避免的
(2)擁護義戰(zhàn),反對不義之戰(zhàn)
(3)“用兵有術矣,而義為本”
2.政勝論
(1)兵本在政
(2)“兵之所以強者,民也”
(3)“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強”
3.《淮南子》的具體用兵之術
(1)將領論
(2)“以無形制有形”論
(3)因乘而迅疾論
(4)“勢”、“權”、“奇”論
七 《淮南子》的歷史地位和評價
1.集眾家之長歸之于新道家
2.對后世學術的影響
附錄一 《淮南子》選譯
原道訓 俶真訓 天文訓 地形訓
時則訓 覽冥訓 精神訓 本經訓
主術訓 繆稱訓 齊俗訓 道應訓
汜論訓 詮言訓 兵略訓 說山訓
說林訓 人間訓 修務訓 察族訓
要略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