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常談一束:吳小如學術隨筆自選集

常談一束:吳小如學術隨筆自選集

常談一束:吳小如學術隨筆自選集

定 價:¥20.50

作 者: 吳小如著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木犁書系 風雨文叢
標 簽: 隨筆

ISBN: 9787533430047 出版時間: 2000-04-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0cm 頁數: 315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的一本學術隨筆自選集,收錄了多篇談古論今的文字,其中還包括作者近年所著的一些戲曲評論,作者晚年文章的風貌由此可窺一斑。片斷:嚴幾道先生二三事隨著北大百年校慶紀念活動的展開,作為北大第一任校長的嚴復(字又陵,又號幾道)又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在北大校園中樹起了這位西風東被的先驅者的銅像。在校慶活動期間,北大召開了關于蔡元培校長的研討會;不久前,紀念黃遵憲150年誕辰的研討會也在北大校園里舉行。于是我想談談嚴復。說良心話,嚴譯名著要比林譯小說難懂,他早年所寫的反儒家道統(tǒng)的長文如《辟韓》之類也不是很容易披讀的。我對嚴復本無所知,由于1945年以后遇到了一個偶然的、然而深可慶幸的機會,才使我對于這位先驅人物發(fā)生較大興趣。1945年秋,我考人燕京大學文學院,得識哲學系嚴群先生(字孟群)。后來有一年多時間,我寄居在孟群先生寓所,并成為他的及門弟子。而孟群先生是幾道先生的侄孫,因此得讀到不少幾道先生的手稿,并于與孟群師談話之頃,獲悉幾道先生一些軼事。1985年孟群師病逝于杭州,但他的第二位公子嚴誠兄以在北京工作之便,這些年同我一直保持往來。嚴誠的長兄嚴名,久居上海,近年僑寓美國;幼弟嚴揚,在杭州工作。他們手中都各自保存著一部分幾道先生的手跡。如《中國文化》1997年12月出版的第十五。十六期合刊上發(fā)表的《新發(fā)現的嚴復增刪未完稿》即嚴揚所提供者。據嚴誠兄談,他哥哥嚴名手中有兩件從未發(fā)表過的嚴復手跡,他屢次建議要嚴名提供出來公開發(fā)表,均未實現。這兩件手跡于考訂嚴復的交游和晚年出處有很大關系。過去的研究者關于嚴復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否同學持兩種看法,或言兩人并非同學,或言確為同學。而在嚴名手中所藏嚴復的一封親筆信,則明言他與伊藤博文是同學,且交誼很深。另一嚴復的手跡則足以證明他與袁世凱的關系,對袁的打算稱帝曾明確表示持反對態(tài)度。關于嚴復是否支持袁世凱復辟稱帝,以及是否參加“籌安會”活動,在近人研究嚴復的幾種著作中大都持為嚴復洗刷的態(tài)度(如王栻的《嚴復傳》和王蘧常的《嚴幾道年譜》),而在美國哈佛大學本杰明·史華茲教授所著的《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Benjaminschwartg:InsearchofWealthandPower—YenFuandtheWest)一書的第十一章《晚年時代》中更有較詳盡的敘述與辨析(見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第二次印刷的中譯本,葉鳳美譯)。但如果以嚴復的親筆手跡作為內證,則對于事實真相的揭橥將更為有力。不過據嚴復的老友林經所撰的《告嚴幾道文》所言:“君翛然卻其千金,不署勸進之表”;“一腔之冤,不能敵萬眾之口”,并把嚴復比作抑郁含冤而死的柳子厚,看來是能得其實的。鼎鼎百年,是非功過總該有個結論,吾其拭目以待之。嚴誠兄還說及幾道先生一生是非常自負的。在幾道先生的書房中,懸其手書一聯(lián),聯(lián)云:“有王者興,必來取法;雖圣人出,不易吾言?!蔽蚁耄覀兛偛荒軓淖置嫔蟻砜磫栴},認為“王者”、“圣人”字樣即是擁護帝制和走向反動的標幟,而應從中看出這位書齋中的主人是多么的自豪與自信。知人論世,戛戛乎其難哉!1992至1993年,我到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講了一個學期的課,其中有一門課曰“近代作家作品研究”,我選了兩個近代影響較大而爭議較多的作家來講授,即黃遵憲與林纖。根據我檢讀資料與反復思考的結果,我發(fā)現半個世紀以來我們對近代這一歷史階段中許多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的評價,都有偏嚴、偏低、強調其局限而無視其貢獻的狹隘觀點,這種觀點長期橫亙于研究者的胸中。一頂“改良主義”的帽子幾乎斷送了多少志士仁人的業(yè)績。對于提倡西學東被的先驅人物嚴復,同樣也是揪住一點而不及其余,自己并未下功夫認真研究便輕易跟在別人后面隨聲附和。我想,這種盲從輕信的學風該到了認真檢討清算的時候了。

作者簡介

  吳小如,北京大學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安徽涇縣人,1922年出生于哈爾濱。1949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主要著作有《讀書叢札》、《中國文史工具資料書舉要》、《詩詞札叢》、《古典小說漫稿》、《吳小如戲曲文錄》、《書廊信步》、《今昔文庫》、《讀書拊掌錄》、《心影萍蹤》等十余部。

圖書目錄

    自序
   新歲祝愿
   我和中國文學史
   北大學風與我的治學——為北大百年校慶作
   從“儒道互補”說談起
   “言志”、“載道”及其他——儒家文論學習散札
   試論“移步而不換形”——關于京劇表演藝術的規(guī)律問題
   寧希元著《元刊雜劇三十種新校》題記
   張錦池著《中國四大古典小說論稿》序
   朱繼彭著《重芷苓》序言
   搶救譚派振興譚派——程君謀先生演出臺本譚派五劇序
   常風先生著《窺天集》序
   《包拯研究》題記
   吳空著《中南海史跡》序
   陳惠琴著《傳奇的世界》序
   陳曦鐘著《紅樓疑思錄》序
   《龍榆生先生年譜》(未刊稿)
   費在山著《筆緣墨趣》
   張伯駒先生遺著
   齊魯版的《藏書家》
   我讀《故宮退食錄》
   來新夏的隨筆
   《百年沉浮》
   王為松著《文字的誘引》
   老烈著《路邊吟》
   劉緒源著《橋畔雜記》
   讀書短評三篇
   錢鐘書《石語》
   周汝昌《紅樓藝術》
   袁行霈《陶淵明研究》
   為民俗學呼吁
   ——讀《古俗今說》
   功夫在“聯(lián)”外
   ——讀由化文著《學習寫對聯(lián)》
   從《洪業(yè)傳》談起
   一本不值得推薦的書
   我心愛的書
   《全集》不全
   張說的《錢本草》
   南唐李煜的詩文
   嚴幾道先生二三事
   五十一年前的一張名片
   吳玉如先生二三事
   哭蕭乾先生
   師門瑣憶
   ——紀念俞平伯先生百年誕辰
   [附錄一]俞平伯先生的一封佚信
   [附錄二]俞平老遺書流散人間
   [附錄三]《俞平伯全集》出版志慶
   [附錄四]題先師《俞平伯全集》二首
   [附錄五]俞平伯先生佚文與佚詞
   詩人周汝昌
   回憶安壽頤先生
   紀念孫盛文先生
   三代滄桑話藏書
   居京生活剪影
   批評古人應有的放矢
   從“信達雅”看古書今譯
   [附錄]古書今譯也要“信達雅”談戲與治史
   從“豬跑學”談起
   釋陳寅老七絕
   再談“孫行者’對“胡適之”的公案
   “悼亡”及其它
   我們的語文往何處去
   書評難寫
   也談“職業(yè)敏感”和“發(fā)現問題”
   讀書四憾
   背誦·瀏覽·翻檢
   “責編”難做
   “似是而非”是治學大忌
   引述古書忌隨意性
   [附錄]“賓客”及其它
   數典忘祖與歪講成語
   一名老教書匠的心聲
   為《華燈》挑眼
   古籍中的別字
   數目字的困惑
   出版要樹立精品意識
   著書宜略讀書
   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警察”
   漢字古音異讀
   也談“提”字讀音
   奸臣·權臣·貳臣
   讀小說與看電視劇
   立言宣謹慎
   千慮難免一失
   批評·反批評·自我批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