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狀態(tài)和文學潮流。他們把文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放置在深厚的歷史背景中加以考察。他們的學術活動,其最鮮明的特點是對當代的人文狀態(tài)的充分關切。這是這些青年學者最為感人的學術品質,他們的確無愧于培養(yǎng)他們的那些學校和學術機構。做學問最忌的是不著邊際的空泛,是虛無縹緲的高談闊論。本叢書的作者的專業(yè)是文學,文學較之其他學科具有更多的審美性和精神取向,相對于生活的物質性方面顯得是有點“漂浮”的。因此,對從事文學研究的人來說,始終保持和社會現實、文學現實的密切聯(lián)系,對不斷發(fā)展變革中的社會、文化、文學實際保持著精英意識的關懷和投入精神,是體現作為人文學者的胸襟、涵養(yǎng)和品質的最重要的條件。令人欣慰的是,本叢書的作者們的行事,大體上也都未背離上述這些條件。本叢書的名稱是“博士思想文叢”,我很欣賞這個名字。博士們是研究學問的,這個題目把學問和思想聯(lián)系了起來,是很有見地的。做學問而缺乏思想,做的只是死學問。一個有作為的人文學者,對社會的歷史和現實的各個層面進行積極的思考是應有之義。說他們是以文為生還不夠,極而言之,他們是以思考為生。思考是精神層面的東西,但建設性的思考必將化為積極的物質力量,從而對社會的發(fā)展起促進作用。我始終認為,一個人文學者是不應該與世隔絕的,他們的思考必須與社會興衰、萬家憂樂息息相關,并將這種投入和關懷轉化為銳利的思想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