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天理良心與宋明時代經過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代的三教爭立,儒家的天命論受到很大的沖擊。但是,到了宋代以后,天的影響仍然存在。王安石說“天命不足畏”,說明很多人還是畏天命的,還要提出天命來反對政治改革。程子說“天理”二字是自家體貼出來的。而這個天理中的天卻是前人給他留下來的。程顥和程頤兩兄弟創(chuàng)立了洛學。他們把天理提得很高,并且與人的欲望相對立。他們認為“天理”是善的,惡是從人的欲望中來的。“人之為不善,欲誘之也?!保ā抖碳みz書》卷25)受欲望引誘,就會喪失天理,“天理之不存,則與禽獸何異矣?!保ㄍ蠒洞庋浴肪?)喪失天理,人就跟禽獸差不多。要使人們保存善性,就要滅私欲,“滅私欲則天理明”(同上書《遺書》卷24),“存天理,滅人欲”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一個口號。當時有人問:“有的寡婦沒有依靠,可以再嫁嗎?”程子回答:“只是后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保ㄍ蠒哆z書》卷22)程子認為守節(jié)是天理,失節(jié)就是人欲引誘的結果。中國人歷來重視大節(jié),所謂“大節(jié)不?!?、“晚節(jié)不保”、“蘇武留胡節(jié)不辱”,孟子提出的“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是大丈夫的氣節(jié)。文天祥的“孔日成仁,孟日取義”,視死如歸,是民族氣節(jié)。朱自清先生不領美國的救濟粉,也是一種民族氣節(jié)。這些人都是民族的脊梁。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民族氣節(jié)是一面旗子。人不能沒有氣節(jié)。一個人如果沒有氣節(jié),有奶就是娘,以私欲為人生的奮斗目標,生活的目的,那是什么卑鄙的事情都會去做的。但是,程子把寡婦改嫁視為失節(jié),在現代已經過時了,在當時也是錯誤的。南宋朱熹(1130:1200)對于天理與人欲的關系,有很多論述。他認為:“圣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欲?!保ā吨熳诱Z類》卷12)作了最簡單的論述。當有人問他:“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欲?”他說:“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語類》卷13)這樣一來,人的欲望并非都是惡的,人的欲望只要是合理的,適當的,那就是天理。只有過分的貪欲,才是惡的根源,才是需要滅的“人欲”。這樣的理欲觀,把人的正常物質需要,合理的欲望,都視為“天理”,而這種天理又具有極高的權威性,那也就是說,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人民的衣食問題,不但不是要消滅的人欲,而且是需要認真予以滿足的天理。所謂天理就在正常的人欲之中。需要限制的人欲卻是那些統(tǒng)治者的窮奢極欲。拿著圣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