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前言
認識論一批評序言
論文的概念—知識與真理—哲學的美—概念的分化與分散—理念即構型—語言即理念—非分類性理念—布爾達赫的唯名論—真實主義,綜合,歸納—克羅齊與藝術樣式—起源—單子論—對巴羅克悲劇的忽視和誤釋—“欣賞”—巴羅克與表現(xiàn)主義—維護穹窿
悲悼劇與悲劇
悲悼劇的巴羅克理論—微不足道的亞里士多德影響—作為悲悼劇內容的歷史—君主理論—拜占庭淵源—希律戲劇—優(yōu)柔寡斷—作為受難者的暴君,作為暴君的受難者—對受難劇的低估—基督教編年史與悲悼劇—巴羅克戲劇的內在性—表演與反映—作為造物的君主—榮譽—歷史精神的毀滅—背景—作為圣人和陰謀家的弄臣—悲悼劇的說教意圖
福爾克特的《悲劇的美學》—尼采的《悲劇的誕生》—德國唯心主義的悲劇理論—悲劇與傳奇—王權與悲劇—新舊“悲劇”—悲劇的死亡框架—悲劇,修辭和柏拉圖的對話—悲悼與悲劇—狂飄突進運動,古典主義—正劇,木偶劇—作為喜劇人物的陰謀家—命運劇中命運的概念—自然與悲劇的罪過感—舞臺道具—魔幻時刻與鬼魂世界
辯解的學說,憂郁—君主的憂郁—身體與靈魂的憂郁—土星學說—寓意畫:狗,球體,石頭—懶惰與不忠—哈姆雷特
寓言與悲悼劇
古典主義中的象征與寓言—浪漫主義中的象征與寓言—現(xiàn)代寓言的起源—例子與說明—寓言闡釋的二律背反—廢墟—寓言的無靈性—寓言的破碎
寓言人物—寓言性間曲—字幕與箴言—意象—巴羅克語言理論的諸方面—亞力山大體—語言的破碎—歌劇—里特爾論書寫
作為寓意畫的尸體—諸神的身體與基督教—悲悼與寓言的起源—撒旦的恐怖和諾言—沉思的局限—神秘的思考